第107章:封个逍遥王我种地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种感觉,说来奇怪。”
    “就跟有了底气一样。”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在我犯错的时候,总有人替我藏错。”
    “在被父皇揍的时候,总有人过来给我上药。”
    “在有人骂我的时候,总有人帮我出头。”
    听着李承乾的述说。
    李世民也笑了:“那这种感觉,也还真不错呀。”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想体验一次。”
    历史上,很多人骂李世民。
    说他对待兄弟同胞,残忍至极。
    可谁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从小被兄弟排挤被姐妹疏远。
    能听他诉苦,跟他聊天的,除了姐夫柴绍之外,也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有亲兄弟,却不得亲兄弟的快乐。
    他心中的苦闷,谁能知道?
    世人只知道,他杀了自己的兄弟。
    可谁知道,那皇位本来就是他的?
    在晋阳起兵时,李渊就曾说过,得了天下,李世民便是太子。
    可得了天下之后呢?
    太子是李建成的。
    而李世民则成了大唐的工具人。
    而且还是要处处受排挤,处处受人所制的工具人。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李世民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兄弟。
    而是他的亲兄弟一步步逼得他去杀了他们。
    之前的李承乾,就像上边一样,认为李世民残忍无情,残杀手足。
    可后来,李承乾亲身与李世民相处后。
    他就知道了李世民远不是历史上说的那种残暴无情之辈。
    如果残暴,他能受万民爱戴?
    如果残忍,他能屡次三番为自己曾经的敌人加官进爵?
    这些不过都是生在这样一个乱世的无奈而已。
    如若不杀,死的可不止李世民一个。
    程咬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秦叔宝等等一群人,包括李承乾都活不下来。
    他不是一个人在前进,而是背负了很多人的命运。
    他将这些苦闷都藏在心底,从不曾对人说起。
    可今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了。
    李世民仰头望天,看向李承乾,问道:“如若当初站在那位置的是你,你杀还是不杀?”
    李承乾抿了抿嘴,只说了一个字。
    “杀。”
    “为何?”
    李世民直直的望着他。
    “如若不杀。”
    “我会死,娘会死,舅舅,程伯伯,秦波波,侯叔叔,都会死。”
    “如果让我用骂名来换这些人活下来,换大唐昌盛的话,我愿意当这个恶人。”
    李承乾抬头与李世民对视。
    父子俩对视良久。
    李世民忽然就笑了。
    仰面大笑。
    那是一种被人理解后的笑。
    “这么多年了,这些事儿憋在我心里这么久了。”
    “说出来,能被我儿子理解,我就知足了。”
    此时的李世民,不像那个九五之尊。
    他那副落寞模样与寻常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无异。
    见他这般,李承乾心里莫名的感到了心疼。
    他不想做皇帝,不想做太子。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想成为前世李承乾那般,落得惨死的境地。
    二也是怕如李世民一般,背负一切,却有不能叫苦。
    “曹操曾说,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在有时候想来,确实很有道理。”
    李承乾神情淡漠:“想做大事儿,自然就不能顾旁人眼光。”
    “如若总是在意旁人的看法,那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曾有儒生当面骂秦皇,不该与大臣同席同饮。”
    “秦皇怒斥那儒生,称君主之天下皆是大臣舍命拼杀才打下来的。”
    “君主与大臣同饮,有何不妥?”
    “之后,儒生便借此大做文章,说秦皇之臣,皆是君臣不分的无礼之辈。”
    “秦皇知道后,大骂这些儒生,皆是蠢货,便发动焚书坑儒,以灭儒家。”
    “而这焚书坑儒一事,也让秦皇背负千古骂名。”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秦皇当初面临的困境与父皇无异。”
    “天下人说父皇之江山来路不正。”
    “那也且问他们一句,这天下难道皆要由蠢笨的长子继承,才叫合理吗?”
    “这真的不公平。”
    “这对百姓不公平,对那些有本事的人来说,更不公平。”
    听闻李承乾这番话。
    李世民闭上双眼,内心中被触动的心弦久久不能平静。
    若是单拿出李建成来,属实没的说,仁爱宽厚。
    但若问,他适不适合做君主。
    那是一万个不适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