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士导师指点几句,结果学生像个傻子一样,一副不明觉厉的样子,根本不知道怎麽接,那必然就没下一次了。显然,乔喻接住了这待遇,然后他真就成打杂的了。
好吧,起码我还是小导!
田言真是下午一点半离开的,其实他还有些基本的理论跟数学方面的原则想要一股脑告诉乔喻,但没办法,没时间多聊了,他还有事要忙。下午是他亲学生第一次研讨会,组织工作交给别人去办,多少还是有点不放心。
田言真走后,乔喻也乖巧的接过了薛松的活,主要是刚刚讨论之后,他觉得有些地方需要修改,反正时间也还来得及。「我觉得你这里需要一台最好是雷射的印表机,回头你记得跟田先生提一下。」薛松突然说了句。
「啊?有必要吗?」乔喻一愣。
「现在看起来没必要,以后会经常需要的。」薛松很肯定的说道。
「哎,对了,我还忘了跟田导说IMO第一阶段特训的事儿了。」乔喻突然懊恼道。「特训怎麽了?」
「在我们燕北大学办啊,这样我就不用耽误时间到处跑了。」
「呵..你赶紧吧,还剩八十分钟研讨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这边最少要提前半小时弄完。」薛松懒得对此发表评价,因为他觉得这个理由说不定真能说服田言真为这事儿说句话。
慕了,虽然这个情况可以说是他一手主导的。
44
另一边,田言真走出乔喻的房间后,拿出了手机,拨出了一个电话。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了。
「张先生,前些天听说你回国了?」
「是啊,回来办些事。」清清淡淡的语气。「现在在华清吗?」
「有什麽事吗?田教授。」对面没直接回答。
「是这样,我收了一个学生,应该是关门弟子了。」「恭喜你。」
「他有一个习惯,很像你。」」哦?」
自己出题,然后自己解决。」
「嗯,这是一个好习惯,我一直强调学生应该具备这种能力。」
对了,他还有一点也跟你挺像。之前主要是靠自学,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系统学习过本科阶段的数学教程。」「你的学生还没接受过本科系统化教育?」
「对,但他能独立看懂彼得·舒尔茨的论文。并天马行空的打算用彼得·舒尔茨搭建的完备空间体系,来解决曲线有理数点上界精确预估的问题。我跟他交流了想法,觉得很可行。我记得你年轻时也研究过这个问题。
对面沉默了很久,半晌才开口说道:「田教授,你这是专门给我打电话来讲故事吗?」
「下午三点,研究中心1号楼P2会议室有场关于他这些构思的研讨会,纽约大学的罗伯特教授也会参加。我是不是讲故事你来听听就知道了。对了,他是09年生人,今年十五岁,华夏星城人。」
等了几秒钟,对面没回话,田言真淡定的说了句:「那就先这样了,我个人很希望你能亲自来看看我是不是说大话,再见。」然后直接挂了电话。
世界数学界,有一个挺有趣的排位方式。
菲尔兹奖数学家,一小时报告数学家,四十五分钟报告数学家,三十分钟报告数学家以及其他..
两人都属于一小时那种,更厉害的,大都拿到菲尔兹奖了。所以其实大家地位差不多的,都是传说中的菲尔兹奖试金石,所以也不用过于客气。通知到了就行了,田言真觉得如果对方不来的话,那也是对方的损失,而不是他的。
燕北对面,华清大学,某间办公室里。「田言真的电话?」
「嗯。」「他找你什麽事?」
「他收了学生,十五岁,没有系统学习过本科数学课程,不但能独立看懂彼得·舒尔茨的论文,还根据舒尔茨的理论框架独立提出了解决代数曲线上有理点数量上界问题的方案。」话音落下,对面老人也愣了,诧异道:「十五岁?」
张树文点了点头。「你信?」
张树文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但他说不信可以亲眼去看看,下午三点,那个孩子主持这个问题的研讨会。」沉默ing...
「去看看吧,如果是假的,直接拆穿他,不用留什麽面子。」张树文:「..」
下午两点半,薛松已经带着乔喻来到了1号楼的P2会议室。
虽然说一般来说,主讲人是应该最后才到的。但薛松觉得乔喻这家伙已经够飘了,太过纵容,他会飘到认不清自我。尤其是考虑到乔喻才十五岁,还是应该让他养成谦逊的好习惯。
两人在会议室里呆了没五分钟,陈卓阳便走了进来。「陈师兄。」这次乔喻主动打了声招呼。
反正小会议室里没人,不像早上的时候,他到的时候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不熟悉的人,乔喻没好意思,但现在这个情况还是能支持他展现出自己的礼貌。陈卓阳撒了撒嘴,他是不太想理乔喻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