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总之,只要项目能成功,这就是一片还无人涉足的蓝海。或者说在下一个风口。
唯一的问题就是,想要开拓这片蓝海需要海量的资金打底。
……
临海微电子装备总部大楼,总经理办公室内,邓茂昌正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着这份从京城下发来的文件。
已经不是第一遍看了。
说实话,对于临海微电子这样国资主导的公司来说,身为总经理很多时候不光是要揣摩商业方面的得失,更要揣摩态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用官方的话来说,他们不但要做利润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管实际如何,从法律上解读就是国资控股就意味着全民所有。
所以很多时候,当上面从全盘考虑需要做一些事情,自然就需要这样的企业承担更多。
当然企业也是有一定自主权的。
说实话,对于邓茂昌来说,他本能的不想冒险。
目前临海微电子主要任务还是光刻机的研发跟生产。众所周知,目前华夏的光刻机技术在国际上还是较为落后的,所以临海微电子的研发任务其实也很重。
现在科技部跟商务部联合发函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参与未来量子模拟晶片光刻机研发的竞标就让邓茂昌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自家正经光刻机都还没研究明白呢,突然就安排了新的任务?而且还要竞标是什麽鬼?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华夏有能力做光刻机研发的其实也就只有两家,除了他们临海微电子外,就只有深城的大名雷射了。
但有一点,对面那家不管是科研实力,技术积累,还是目前的业务体量,都没法跟他们临海微电子相提并论。
毕竟这家公司之前是做雷射的,六年前才半道出家涉足光刻机领域。光刻机目前属于副业。
所以文件里有竞标两个字就让邓茂昌觉得值得玩味了。这也是他会逐字逐句细读这份文件的原因。
没办法,这个位置不但要考虑公司运营丶研发丶市场,还要琢磨上头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上头是不是真的很想推动这个事情。
如果的确是打算大张旗鼓的想要做成这件事情,那投入就投入吧。哪怕最终没能做出什麽东西,那也不能怪他决策失误。
但假如上头不是真想搞,又或者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封文件发过来真就是问询一下,你们觉得有没有兴趣搞,那他就要仔细斟酌了。
如果能做成,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大把的钱投入进去,最后却没做成,那可就有得说了。
严重了甚至可能影响他的履历。说起来他这个总经理的位置可是不少人都觊觎着。
说起来技术出身的邓茂昌还真不太介意这些,但他也不想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破事背锅。
「咚咚咚」
敲门声让邓茂昌将注意力从文件上转移,扬声道:「请进。」
很快办公室门被推开,秘书探进了半边身子:「邓总,徐总工来了。」
「徐总工快请进。」站了起来,亲自将口中的徐总工迎进了办公室。
对于这位徐总工,邓茂昌还是很尊重的。
徐海闻,这位可是现在正儿八经的华夏光刻机行业内大佬,而且是在光刻机的技术空白期,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职位,回国挑起了大梁。
邓茂昌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临海微电子连一台完整的样机都没有。只能靠拆了国外已经被淘汰的设备来做研究。
当时这位徐总工就开始带着团队,从基础光学,到精密机械,再到控制系统模块一点点的做技术公关,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才有了现在90nm商用光刻机。
可以说大家都是一起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最关键的是徐海闻不止耐得住寂寞,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几个月,而且性子特别低调。
虽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不会想着要争权夺利,甚至都懒得接受各种宣传。
可以说是天生的实验室人,哪怕是现在还是只热衷于呆在实验室里带领团队。
「邓总,什麽事不能电话里说?还专门把我叫过来?实验室里还忙着呢。」
一进门,徐海闻就皱着眉头不太客气的问了句。
邓茂昌也不在意,两人合作很久了,他太了解这位总工的性子。
「老徐啊,实验室不急这一会,你也不年轻了,很多东西放手让年轻人做嘛。来,先喝杯茶。」
「是让他们做,但我得看着才放心。茶就不喝了,我那边什麽都有。咱们有事儿说事,节省点时间。」
「行吧,那你先看看这个。」邓茂昌点了点头,直接把桌上的文件递了过去。
徐海闻接过这份文件,随便坐到沙发上便看了起来。
跟邓茂昌逐字逐句的阅读不同,只用了五分钟多一点,这位总工就放下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