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到处乱说的。就是下次张教授如果还有课题需要帮忙,我还愿意去。」
「别光想美事,这种不缺钱的横向项目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是纵向的科研项目,你就算去帮忙了,也就是论文上给你加个作者,能给你几千劳务费不错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安心学习,不要急着赚钱。我挂了。」
说完,田言真就乾脆的挂了电话。也断了乔喻的念想。
好吧,果然钱没有想像中那麽好赚。不过随便去帮助做一下计算,就能有两百万的劳务费,还是让乔喻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虽然陈师兄帮他算过,如果把各种论文奖金跟学校发的奖学金都拿到,一年说不定也能有百万收入。
但毕竟那些钱都还没看到。
这136.7万却是已经实打实的打进了他的银行卡了,而且还缴了63.3万的税。
这也意味着他的个人资产已经突破了160万大关!这绝对是乔喻来燕北大学之前没想到的。
他来的时候卡里有二十五万多,来了之后他基本上没用过钱。
华清那张一卡通里还有六位数。燕北这边的饭卡虽然没那麽夸张,但每个月都固定有三千块存进去,从来就没用完过。
好不容易出次门,也轮不到他花钱。身边总有人帮他把帐结了。包括去法国买的那两块准备等乔曦跟夏可可来之后送出去的手表,田言真事后也没收他的钱。
而且他还有好多钱在外面,比如陈师兄跟母校那里。这要是全部加起来,能有两百多万了。
虽然这笔钱在网上许多人看来完全不值一提,但对现在的乔喻来说绝对是个大数字了。
毕竟他是真从没见过这麽多钱。
如果不考虑他那个远大的理想,回星城啥都不干也能过上好几年富裕生活了。
心情自然是极好的。
虽然乔喻感觉暂时他还没有什麽花钱的地方,但这笔收入起码意味着他距离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唯一乔喻郁闷的是,这年头定期存款利息低的可怕。又不知道什麽时候就可能要用钱。
基金丶股票这些他控制范围之外的东西他都不想碰。于是乾脆直接办了个智能型七日通知存款。
利息只能说聊胜于无,但胜在稳健跟灵活。能够随用随取。这笔钱打入他的卡后像是一个信号,事情也接憧而来。
第二天他就被这次IMO的领队周教授拉进了本届参加IMO的群。显然他是最后一个被拉进群的,因为排在最后。
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个群在CMO后第二次集训就已经建了,只不过周梁一直没把乔喻拉进群里而已。
这也是田言真要求的。接下来许多事情乔喻不用参加,怕群聊的内容打搅到乔喻的学习计划。
不过现在已经快要出发了,自然要让乔喻归队了。
说实话,对于这次乔喻去了澳洲能不能上场,包括周梁这个领队在内,所有人都不太拿得准。
毕竟之前谁也没碰到过报上去的IMO选手在参赛之前,竟然有机会在世界级的数学家大会上做开场报告这种事情。
不止没碰到过,根本是连想都想不到。
尤其是对于这次的领队燕北大学教授周梁丶副领队华清大学科学院教授张卓伟跟双旦大学的观察员付少杰来说,最尴尬的情况还在于大家虽然都是教授,但真要论起学术方面的成就好像还不如十六岁的乔喻。虽然已发表的论文数量肯定是要比乔喻多的。但质量就没法比了。比如三人都没在世界级的学术会议上做过六十分钟开场报告。也都还没来得及在四大数学顶刊上发表过文章。
两人也都还没那个机会上央媒的七点新闻。甚至连在官媒的报纸上都没露过脸。
明显这队伍不好带了。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
乔喻刚一进群就发了一句「大家好」,一帮小选手们就闹腾起来了。余永俊第一个蹦出来,发了一个「大佬请喝茶」的表情,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接力。
作为观察员的付少杰可以当没看到,但周领队自然还是要发言的。好吧,说实话,刚刚周梁差点一顺手也把一样的表情发出去了,还好意识到不对,忍住了。
「好了,都安静。现在这次去IMO的成员都到齐了。晚上我会把这次行程的安排发到群里,还有几件事我要先跟大家强调一下。
首先就是纪律,这次代表国家参赛,大家的一言一行都要特别注意,既要展现出我们团队的良好风貌,也要确保比赛期间集中精力..」
跟往常一样,把这次去参赛的要点在群里强调了一遍,然后把组委会发下来的安排跟规定发到了群里。
周梁作了最后总结。
「好了,接下来就是大家各自做好准备去参加比赛了。这几天的饮食要格外注意,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及时向我汇报。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放松心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