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想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局部复杂性,辐射到整体复杂性,把所有变量的约束统一成一个几何约束不变参数!
漂亮,简直太漂亮了!
结合论文最后的超算分析结果,洛特·杜根也激动起来,他拿起手机就想给田言真打个电话,确认这篇论文的主要工作的确是一位十六岁的数学天才完成的。
但看了眼时间才反应过来,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多。
这让他没有第一时间拨号,考虑到两国之间的时差,此时已经是华夏深夜,此时应该是田言真的私人时间本打算放下手机,直接给田言真回复一封邮件,但心里还是痒痒的..
不行,是这家伙先给他写发邮件推荐论文的,这通电话就算不那麽礼貌,想来对方也是能理解的。一念至此,洛特·杜根还是拨了过去。
不过洛特·杜根也想好了,如果对方三十秒没接电话的,他今天就不再骚扰了,想来这样就不算很没礼貌。好在电话不到十秒就被接了。
「你好,杜根教授,我猜你是看到我的邮件了是吗?」
洛特·杜根能听出对方语气中的兴奋,这让他放心了,对方还没有睡觉,而且并不觉得他这通电话打搅到了生活,甚至也许这位田教授也在期待着他的回应。
「是的,田教授。很抱歉,昨天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忙了一整天,所以今天早上才看到你的邮件。然后刚刚我看过这篇论文,不得不说,尤其是论文里提出的几何约束不变量简直是神来之笔
所以在经过超算中心对论文给出的成果进行覆核之后,我决定亲自担任这篇论文的编辑,但有一点,田教授,你明白的,我希望能再次确定一下这篇论文的主要工作真的是由论文第一作者,JoeYu独立完成的吗?」
主动了解过华夏文化的洛特·杜根已经习惯了在称呼华夏人时,尊重华夏的文化习惯,将姓氏放在名字的前面。事实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语境下,大家都开始潜移默化的尊重这个习惯。
比如解说有华夏人参加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时,部分国际性期刊针对华夏科学家的名字开始使用姓加空格再加名字的刊载方式。比如QiaoYu。只是这种情况还并不普遍,因为绝大多数国际性学术期刊登载名字的时候,依然会将名字放在姓氏之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已经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趋势。
而且依然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录入检索时的连贯性。因为以前都是这样排版,大家在做论文检索的时候,也习惯了通过这种方式去搜索论文,贸然改变,会很麻烦。
「知道吗?杜根教授,我知道你会有这个疑问,因为当初我的这个学生提出要做这个命题的时候,我也不敢相信他能做到这种程度。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的确是他独立完成的。
相信你能从我发给你的信里看出,我愿意为他做学术担保。因为我们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对了,也许你可以去问一下正在普林斯顿任职的张树文教授跟纽约大学的罗伯特·格林教授。
我的学生提出这个命题的时候,两人都在华夏,并都受邀来参加了一次关于这个命题的研讨会,当时就是乔喻主讲。甚至几何约束不变量的提出,都是张树文教授在那次研讨会上亲自对乔喻提出的要求。
听到这番话,洛特·杜根心里大概有了自己的判断。
好吧,一个学生能让一位世界知名的数学家导师,搭上经营多年的一切去做学术担保,如果这个学生不是数学家的亲儿子或者孙子,就已经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洛特·杜根甚至根本没有往侵占他人成果这方面想。
毕竟这样的成果,不论许诺什麽好处,原作者都不可能让出去的。
「好吧,我很高兴听到这个回答,我会亲自担任这篇论文的编辑,并为这篇论文去寻找合适的审稿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想见见你这个学生。恭喜你,田教授,能找到这样的学生。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真的不太相信有人能在十六岁就读懂舒尔茨的论文,并能将他的数学方法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研究,这听起来像科幻故事。」
「谢谢,杜根教授。事实上他的确很不一般,而且已经带给了我许多惊喜。也感谢你能亲自为他找合适的审稿人。对了,我也相信你能理解我的担忧,所以论文已经发布在了ArXiv上。当然我们暂时并没有进行任何宣传。」
「好吧,我能理解。不过....算了,那麽只能是单盲评审了。不过无所谓,因为我相信你的学生并不是一位知名人物,应该还没什麽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只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篇论文,对吗?」
「你又错了,杜根教授,实际上这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二篇论文。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了JournalofNumberTheory上,他十五岁就总结出了一类三次丢番图方程的求解方法。
「这.…………吧,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