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心底开心的同时,乔喻突然觉得自己道德与法治没能拿到满分果然是原因的,他好像的确没什麽高尚情操...终于,当看到粉丝到达五万之后,乔喻便神清气爽的关掉了微博,他现在最该干点什麽心里还是有数的。
虽然他很坚定的相信数学中蕴藏着大量的财富密码,但毕竟那是密码,他首先需要拥有解密的手段,才能完成提现。显然现在他还不具备从数学中直接大笔提现财富的资格。
学校发那几十万奖金到手后,乔喻觉得都只是小打小闹。真的,哪怕他从现在开始,是把全世界的竞赛都刷一遍,那点奖金也无法支撑起他的宏愿。铁路新村可是有三十七栋五层楼的房子,每栋三个单元,每单元有十户,总计安置了一千多户人家。
加上小区内部道路,跟古早的绿化设施,总占地面积大概有个六万多平。
想要原地盖一个高档小区,首先要买地,还要先收人家房子给补偿,更别提乔喻还打算在这里建设出全世界质量最好的住宅楼,要挑不出半点问题那种。毕竟外公的雕像可就在小区门口,如果质量有太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那就不是让人敬仰了,而是替他挨骂...
前面这部分需要花多少钱,大概还能算的出来,但如果要求质量能达到最好,挑不出任何毛病,这个价钱还真不好估算了。毕竟乔喻不懂建设。总之,跟乔喻现在看来极为不切实际的心愿比起来,他简直穷的兜比脸还乾净。
所以感觉休息的差不多后,乔喻便又坐到电脑前,起了那些有意思的数字规律。
起码在乔喻的理解中,所谓数论,其本质就是研究数字规律的学科。素数也好,因式分解也罢,又或者同馀丶数列这些,无非就是将整数分解成不同的结构,然后找出其中潜在的规律。
当然真想要深入研究数论,还得学习主要研究符号跟合运算规则的代数。不管是群论丶环论还是域论,又或者模形式丶椭圆曲线,都为研究数论提供了基本工具以及数学结构。而且乔喻觉得既然都需要研究代数了,几何必然是绕不过去的。
虽然说代数跟几何可以说是数学两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分支,但代数结构跟几何又密切相关,有些代数中的抽象概念,不跟几何相结合理解起来就太难了,比如群论中的群元素可以代表几何变换,几何上的对称性,有需要群丶矩阵这些来描述。
总之,当乔喻决定靠数学研究来完成提现财富这条路开始,他已经感觉到进入了一个怪圈——伴随对数学系统化学习的深入,学得越多,发现自己懂懂得越少...这显然是种很苦逼的体验,甚至很多时候真的很打击人的信心,这个时候对外秀秀优越真的能很好的中和那种潜意识里的沮丧心态。
看吧..
虽然我乔喻在高不可攀的数学女神面前也显得有那麽点菜,且低端,但我起码比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要强啊。尤其是比某个富二代要强那麽一点,对吧?有了这种认知,信心不就又回来了吗?
其实学习跟上班一样,很难成为一件让人感觉快乐的事情,如果无法从这类活动中获得足够多的正反馈,就很难让人坚持下去。
就好比工资如果三千一个月,没人愿意加班;但如果三万一个月,有限加班也能接受的原因。工资就是工作最明显且能直接量化的正负反馈渠道。工资这东西好歹还是有机会随着经验的增多,不断提升的。
但数学这玩意儿,真说不好。只能说兴趣往往是一时的,但打击却是永恒的,甚至贯穿数学家的一生。连当年费马那样天才绝艳的数学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都要靠玩幽默来缓解这个问题其实自己根本无力解决的尴尬。
这大概也是学术界要设立各种奖项的原因之一,只要做出成绩就能收获肯定,以此来让那些数学家们咬咬牙,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希望就在前方呢?
乔喻也是这种感觉,在微博各种羡慕嫉妒恨中,收获了足够多能量后,再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函数视频都觉得整个人变轻松了许多,大脑都有种开始发痒的感...必然是他又开始长脑子了!
晚上学习到十点,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周日,可以在家休息一天,乔喻也还是保持着早上接晚上继续学习,下午刷题的节奏。只是下午有个小插曲。
一直挺安静的朋友群突然又闹腾起来。
自然又是好不容易安静了一整天的余永俊那厮开始惹事了,不过这次乔喻也难辞其咎,因为余永俊这次是直接把乔喻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截了张图,然后发到了群里,然后开始@蝉不知雪。
「余伟,别装死了,赶紧出来,来看看我老大对你的质问,你有没有什麽想对我大哥说的?给你机会大声说出来!」乔喻看到这熟悉的微博界面,决定对之前给余永俊的五星差评收回一颗星。
说起来,有这麽一个不要碧莲的小弟还挺爽的。
把他想干但又不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