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宁寺的僧人自从被关起来后,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就怕萧庆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部给杀了。
    所以,他们再三求见萧庆,但没有得到准许。
    这更是让他们如坐针毡,惊惧不已。
    但关了几天,萧庆最终还是将他们全部放了,一个都没杀。
    萧庆知道,这帮人是被迫帮那些刺客的,杀了也没用。
    更重要的是,萧百顺派人入宫行刺这件事,不能公开。不然,满朝文武肯定会喊着叫着,让他出兵剿灭萧百顺。
    到那时,他是派兵也不合适,不派兵也不合适。
    无奈之下,他只能咽下这口气。
    僧人们捡回一条命,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在牢房里,冲着皇宫的方向叩拜,感谢萧庆的不杀之恩。
    当然,他们也被告知,不许把慈宁宫外发生的事情泄露出去。否则,全寺鸡犬不留。
    僧人们全都答应了。
    这件事暂时告一段落,但萧庆的心里,是恨透了萧百顺。
    这个人必须除之而后快。
    但他还没动手,萧百顺那边传来了消息。
    早朝,秦书良上前一步道,“陛下,平北王发来六百里紧急军情。”
    一听又是这个人,萧庆就觉得没好事,“念。”
    “臣萧百顺恭请陛下圣安。辽国东北部大真人起兵叛乱,辽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三十万,士气低落。臣请朝廷速发大军,趁此机会,一举收复燕山。”
    满朝文武听到这份奏折,个个弹冠相庆,心情大好,七嘴八舌地笑了起来。
    “好啊,辽国终于走下坡路了。”
    “损兵折将三十万。哈哈,辽国人也有今天,真是老天有眼。”
    “陛下,臣以为平北王所言甚是。我们确实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兵收复燕山,一雪前耻。”
    “之前辽国使臣的随从,滥杀我大魏子民。当时耶律胡就放出狠话,将来要领兵南下,入侵我大魏。若是等他们平息了叛乱,必定挥兵南下。陛下,我们不能给辽国人喘息之机。”
    “对。请陛下派兵,攻打辽国。”
    ……
    大臣们都赞同萧百顺的意见。
    甚至连钟富、魏有法都觉得确实应该这样。
    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但萧庆却高兴不起来。
    他不想同意。
    只是,所有人都同意,他实在是不方便在这时候泼冷水,必须有个人能和他一样的看法才行。
    就在这时,秦书良忽然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大殿突然安静到了极点,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向了秦书良。
    谁都没有想到,身为兵部尚书的秦书良,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还有不少人都感到非常愤怒,甚至当众就开始指责和质问。
    “秦尚书,你以前也是带兵之人,你应该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怎么能从长计议呢?”
    “就是。辽国欺压我大魏多年,八年前更是侵占燕山,杀害我数万将士。如今这数万将士尸骨未寒,我们若是不趁此机会给他们报仇雪恨,收复燕山,何以对这数万忠魂交代?何以向天下人交代?”
    “莫非秦尚书不带兵了,这胆子也变小了吗?”
    “秦尚书,你这么反对出兵,不会是和辽国人有什么勾结吧?”
    这话性质就不一样了。
    相当于说秦书良是魏奸。
    一旦萧庆信了这话,秦书良分分钟就会身败名裂,甚至人头落地。
    但是,即便面对大臣们的质疑和攻击,秦书良仍面不改色,道,“臣生是大魏人,死是大魏鬼,心中所思所想全都是为了大魏。”
    “哼,这种漂亮话谁都会说。但到底是居心何在,恐怕就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了。”
    萧庆抬手打断,阻止其他人继续攻击秦书良,问道,“秦爱卿,说说你的理由。”
    “禀陛下,辽国内部发生叛乱,节节败退。从表面上看,确实是我朝收复燕山的大好时机。但是,往深处细细一想,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继续说。”
    秦书良直起腰,看向了满朝文武,问道,“有哪位大臣可以告诉我,百年前的辽国是什么样?”
    “蛮荒未开,不讲道理,四处征战,凶残成性。”
    “那现在的辽国还是如此吗?”
    听到秦书良的话,大臣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萧庆问道,“秦爱卿,有什么话就直说。”
    秦书良回答道,“是,陛下。辽国建立初期,野心勃勃,四处征战,不断攻伐我大魏。那时候,我太祖太宗,为了力保疆土不失,和辽国人血战十几年,死伤几十万将士,才换得天下太平。”
    “辽国和我大魏相邻上百年,汉化很深,国内也是子曰诗云这一套。虽然他们强横无礼,但和百年前相比,已经不会再一言不发就拔刀了。”
    “而据臣所知,大真人蛮荒未开,茹毛饮血,连文字都没有。我们若是出兵,帮助大真人灭了辽国。以后和大真人怎么相处?难道又要重蹈百年前的覆辙,和大真人再厮杀十几年,死伤几十万将士吗?”
    这番话一出,朝臣们的反对声更加激烈了。
    他们纷纷指责秦书良是在替辽国人说话,骂他是魏奸。之后,大臣们集体跪下,请萧庆出兵收复燕山。
    萧庆道,“此事干系极大,朕要三思,退朝。”
    他起身离开了勤政殿,直奔军机处。
    钟富、秦书良和魏有法陆续走了进来。
    他们见萧庆脸色不高兴,谁也不敢先说话,都在等他先发话。
    “都坐吧。”
    萧庆扫了一眼众人,问道,“除了秦书良以外,你们两个都赞成出兵是吗?”
    原本高天顺也是军机大臣。
    但是,他被派去实际考察大魏各地的租子和朝廷赋税的比例问题去了。
    如今的军机处,只剩下了三个尚书,都是萧庆很信任的大臣。
    听到萧庆的问话,钟富和魏有法面面相觑。
    他们有点拿不准萧庆的心思了。
    稍作犹豫,二人站起身点头,“微臣二人都赞同出兵。”
    “嗯,朕知道了。”
    这俩人更是摸不着头脑。
    陛下到底什么意思?
    萧庆突然说道,“秦书良,传旨上官昊,等尹正轩到了连州后,即刻回京。”
    “臣遵旨。”
    “贺阳和高天顺都出去办事了。从即日起,宗人府宗正,元王萧礼、太傅曹子阳入军机,商议国事。”
    “臣等遵旨。”
    萧庆站起身来,“今天先这样吧,朕先回宫了。”
    “臣等恭送陛下。”
    回到广德殿,萧庆把腿靠在龙案上,陷入了沉思。
    一会儿,独孤明月来了。
    她也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便猜到萧庆肯定又陷入了两难境地,特意来看望。
    看到他这般模样,独孤明月一脸尴尬,轻轻咳了一声。
    萧庆这才放下双腿,笑着说,“是明月来了,快来,坐朕身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