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开始淡然,然后,周而复始。某一刻,忽然触动那根心弦,不管前天还是昨天,通通的,甚至若干年前的,都漂浮眼前,恍若隔世由此而来。
她是他今生今世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令他牵动心弦的人,为了她,无论快乐或是伤心,他都是心甘情愿的。可是,一个活佛,蓦地爱上一个尘世间的女子,这份爱,一经开始便是错上加错。僧人有僧人的戒律。在西藏,自松赞干布时起,僧人中便出现了规定修为的《十善经》,其中“十戒”中明确规定了: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这十条戒律,只要犯一条便要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而仓央嘉措动了凡心,爱了那个女子,便将那个“不淫戒”彻彻底底地犯下了。
尘世的喧嚣让沉浸在美梦中的他还过神来,原来一切相思都是他的冲动。一切的美好都是那样遥不可及,甚至让他来不及仔细咀嚼回味,无情的现实便又迫不及待地把他带回了沧桑的世间。成为活佛,却是以埋葬爱情作为代价,这样的戒律,便是成佛又能如何?
他在挣扎,他想过放弃,想过把那个姑娘从脑海中彻底驱走。他逼着自己不去想她,不去眷恋,绝口不念她的名字。他努力着,他再不想一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想起她的脸、她的笑容、她的背影、她的言语。也许是对于回忆的约束太过严苛,思念都被贴上了禁止的标签,所以每当他突然想起她的时候便会挣扎许久,想靠近记忆中的她,看清她的脸,却又被心里的约束牵绊。
怎么办?他痛苦莫名,他犹豫彷徨。他求助于佛法,他在想她的时候念起大宝法王经文:“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
他闭目端坐,任经文倾泻于他柔润的唇。越念,心中越乱。爱与痛混在一起,分不出彼此,究竟是经乱,还是心乱?
他索性睁开眼,转动起经轮。他知道,转经轮一圈,便抵得上念诵《大藏经》一次,他一遍遍转动经轮,也是在救赎自己的灵魂。
经轮亦称为“*”,或“玛尼解脱轮”,属佛教法器,其中装藏经文或咒语,通过右旋转动即等同念诵之功。在西藏,随处可见信徒们不分男女老幼,手中拿着一个经轮,不停地转动。释迦佛牟尼佛云:“承此经轮威力故,一切善神护持、救护、解脱一切非时横死及痛苦,于子、财、享用、衣食、奴仆等无人能比。若言身语之善行无有超过此经轮力大者。”由此便可证鉴转经轮在藏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神圣的修为。
但是,但是,经轮飞转,经文被一遍遍转过,他却发现,自己在佛前苦苦哀求的,不是为了超度,却只为触摸她曾经抚过经轮的指尖。
他终于睁开眼。
在那袅袅轻烟之中,在那梵音缥缈不绝之中,他慢慢睁开眼,满眼都升腾起她的影子。
就在那一刻,他的眼泪和一些叫作伤心、悲痛、忧郁、无奈的情绪一起诞生了。那是一串为爱而流的眼泪,是一串为爱而存在的生命。就在它们从他腮边滑落的刹那,他发现在不远处有一簇小小的火焰,那是她浓烈得化不开的情。那火焰明亮而温暖,他被震撼了。那一刻,他知道,他的出生便只是为了等她点燃情爱之火后见到她,在那颗相思的泪珠散落之前爱上她。
他真的是爱了,无可救药地爱了。那向上蹿起的火苗如同张开的双臂,他不顾一切地扑向它。只要能靠近它,他不在乎毁灭。
他知道,当“相思”与“热烈”纠缠在一起时,注定会演绎出最浪漫的故事。哪怕火焰灭了,泪珠散了,他们的身躯也要紧密地融为一体;哪怕化作一缕轻烟,他们也要拥抱着、缠绵着飘向遥远的天之涯、海之角。
那是怎样炽热而决绝的爱情啊?他无法言说。
公元1685年,仓央嘉措已经两岁了。第巴桑结嘉措在拉萨听说了门隅天降异象的传说,特地派遣亲信喇嘛前去秘密查访,在经过十五项的严密考核和辨认之后,仓央嘉措被秘密确定为五世活佛的转世灵童。
活佛的转世制度,发端于12世纪初。公元1193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大师,临终时口嘱弟子他将于某时某地转世,后人遵循大师遗言寻找并认定转世灵童,从而拉开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之先河。此后,活佛转世这一新生的宗教制度相继被藏传佛教各宗派普遍采纳,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于活佛转世灵童的寻找、认定、教育等一整套严格而系统的制度。
《大方广*经》对仓央嘉措有着这样的描述:“就一切的孩子所具备的大勇者,他有三十二种吉相——肉髻突兀头闪佛光,孔雀颈羽色的长发右旋着下垂,眉宇对称,眉间白毫有如银雪,眼睫毛逼似牛王之睫,眼睛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