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不负如来不负卿》与仓央嘉措结缘,因为一首诗爱上一个人。
    每每读仓央嘉措的文字,那高高在上的六世*喇嘛倾心写下的诗句,能想到的,却只有雪域高原蓝得纯粹的天和白得纯粹的云,空灵、恬静、飘逸、洒脱。
    一直觉得这是个既多情又浪漫的男子,一生短暂却留下悠远绵长的故事,时时打动着我们易感的心,让我们总是与他同在,无论在那高高的山巅,还是在那曲水流觞的溪口。如果你是当时的女子,你一定会喜欢上他,喜欢在窗前听他吟诗,喜欢在月下听他浅唱,喜欢在禅房听他讲经,然后,任他把胭脂色的花钿贴上你热恋的额头。
    他位高权重,甚至神圣不可侵犯,却又叛逆不羁,一心只想在山高水长里寻觅一份属于他的情爱与心动,而这些遭遇,以及那点点滴滴的思绪,都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传奇性的一生。或许,远离布达拉宫是他的幸运而非劫难,所以,站在他背后的我,只想在夕阳西下的光影里,为他祈祷,但愿曾经沧海的他终能够逃离这多事的世界,在那桃花开遍的水湄,逍遥一生,欢喜一生。
    ——给我心中的仓央嘉措
    推窗望月,清风如橘。凝眸,灵魂的乐章于发愣之际若烟火般绚烂升华。窗下巍峨的青山隐隐延宕向亘古的远方,听晚霞丝丝线线穿梭交织着梦想的图景,看倦鸟归巢背负着满天紫色的梦幻,我只想偎在古色古香的廊檐下,拾取相思树畔一片静穆的玄想,于宁谧中遥寄天涯,共此明月一轮,倏忽间点燃天地间万千诗意。
    海天茫茫,拉不开恩怨纠葛,扯不断缠绵悱恻,阅不尽人生沧桑,解不完世间风流。我能听到的,唯有我的心,在日升月落时,始终伴随着凝露的花儿一起绽放,一起凋零,我知道,那是我的感动,也是我的向往。只是,那临窗思慕的人儿,此时可曾将少女的情怀从远古的铜镜中轻轻捞起,而那潺潺流过的溪水,又可曾将缥缈的紫气用竹篮过滤得空洞灵明,和蓝天一起,把本真与纯粹一一还给这个世界?
    隐约之间,广漠空虚的世界里,苍凉的旋律在风过后的荷塘畔悠然奏响,似水般缠绵,如丝般轻柔,用一颗锦绣做成的心爆裂着莲花盛开般的光芒,于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不息的情歌,便又清晰地吹进了生命火焰始终不泯的心灵: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一自魂销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
    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给后人留下的是天下第一有情人的风雅形象。灵山遥遥,经幡飘飘,那一缕灵动的梵音,始终招引着超越世俗的朝圣者艰苦卓绝地行进在或平坦或崎岖的道途,前赴后继,从未间断;而作为活佛的雪域之王仓央嘉措却在这条充满希冀的路上演绎着一段段令人扼腕唏嘘的情爱悲剧,给求圣者们捎去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
    佛是什么?寻佛成祖的路途中,是否必须经历喧嚣红尘中那一幕幕繁华与颓败的洗礼?佛陀释迦牟尼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经历了从繁华之极到淡定之极的蜕变,并非他一出生就能洞悉了悟生命轮回的十二因缘,而仓央嘉措要在成佛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自然也要经历一番大艰辛。
    不历经磨难,如何见彩虹?释迦牟尼从凡人到成佛的过程,恰恰印证了生命需要在多生多劫中不断受罪与吃苦,才能获得灵魂上的不断升华;而仓央嘉措对性灵与爱情的渴求,往往和高高在上的神佛,或者和人为臆想的若干天条是相违背的,于是,从他流连于八廓街的各种酒肆之际,便已注定他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活佛。
    然而,因缘际会,上天又于无意间将仓央嘉措铸就成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世间罕有的有情人。当踏着温软多情的雪花,从夜色笼罩下的神坛偷偷走出宫门的他来到那个仿佛东山明月般皎洁的少女面前时,也许就是为了印证过往中那一个又一个让人心醉神迷的瞬间的到来。但,这样的行为显然与世人理解的神佛相去甚远。
    佛是有情觉悟了的众生,那世间清纯灵动的女子又如何呢?那纯净有如喜马拉雅山的冰洁心灵,那潋滟有如纳木错圣湖的澄澈情怀,终让仓央嘉措灵魂深处生出对爱情的渴慕,于是在那些个不为人知的夜晚,他们千怜万爱,入神,入灵,入魂,又一个生命的轮回如同隽秀的画轴被缓缓铺展在人世的灯光下。而佛之出入于世间的情怀,亦实实在在地给了人间最彻底的警示。
    爱,生生世世苦苦追寻着某人的爱情,生生世世苦苦眷恋着某人的执着,那“恰似东山山上月”的“佳人绝代容”也只是心头一抹珍念,遥远得无法用时间与空间丈量,但他始终“寤寐不断忘”,而那一句“心头影事幻重重”,更道尽人世间所有执着于思念的情爱最终的虚幻不实,所以到最后也只能抱着“此后思君空断肠”的空寂,度过悲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