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另一位臣子拱手答道:「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这火药应当是从道士炼丹而来。或许陛下可以徵召天下群道,让他们共同炼制火药,然后藉此来仿制我大唐的火器。」
李世民听后,觉得此计可行,当即应了下来,并直接安排人去执行。很快,一道徵召令便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徵召天下擅长炼丹的道士,前来为大唐炼制火药。
然而,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徵召令发出之后,却压根没有什麽道士响应大唐的号召。长安城,钦天监。
钦天监乃是一个特殊的朝廷部门,平日里,袁天罡作为钦天监监正,很少去上朝,也没有干涉朝堂政事的权力。但这一次,李世民的一封圣旨,却主动给袁天罡派发了任务。
待宣布旨意的太监走后,袁天罡手中紧紧抓着圣旨,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圣旨的内容,是要他去寻一些炼丹道人,来为大唐炼制火药。
袁天罡苦笑的原因,是因为他深知这是个苦差事。
在此之前,大唐就已经颁布了徵召令,结果真正应召的道士寥寥无几。
那寥寥几个应召而来的,还都是些江湖骗子,根本没有什麽真本事。
大唐朝堂那边对此感到十分纳闷,但袁天罡却对其中原由一清二楚。自古以来,就有道士炼丹的传统。
在炼丹的过程中,火药作为一种附属品,偶尔会出现在丹炉之中。
但大多数道士对其并不重视,只将其视为炼丹过程中的一种意外产物。
如今,大唐倒是重视起这火药来了,但却要求制造出堪比大同会那般威力的火药,这谈何容易。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天下许多普通百姓都知道,这大同会和「车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渊源颇深,大同会乃是脱胎于车迟。因此,这火药火器的来历,就变得十分敏感。
如今,大唐之中,各脉道门修行人,谁不知道车迟之中有一位三清道祖都亲定的人间道主?这般人间道主,在道门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诸多脉道士不主动去纳拜也就罢了,怎麽还可能与之对着干呢?
介于这种原因,大唐针对炼丹道士的徵召令,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没有哪一门哪一派的道士会真的应召。
民间徵召无果,这苦差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袁天罡的头上。袁天罡心中十分为难。
以前,他和李淳风相互搭档,共同处理钦天监的事务。但对外而言,李淳风的交际能力更强一筹。当年,李淳风能够联络许多脉道士,一同前往车迟求道,便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袁天罡孤身一人,他鲜少与外界交际,整日都在钦天监中观察天象,研究星象变化。然而,唐皇李世民却给了他这麽一个让他左右为难的任务。
「我这该如何是好啊。」袁天罡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奈。
交际,只是他为难的一部分原因,而且还是一小部分。他真正为难的,是这个差使太过吃力不讨好。
袁天罡若是顺着李世民的意思,去主动联系其他脉的炼丹道士,那就等同于联合旁人和车迟对着干。这意味着什麽?意味着他接受了李世民的命令,就要与车迟为敌,而且还要拉上旁人一起与车迟作对。
这样一来,袁天罡就会承受两种巨大的压力。
一种压力来自于同道。在道门之中,大家本应相互扶持,共同修行。而袁天罡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坑害同道,会遭到同道的唾弃和指责。
还有一种压力,那是等同于判出道门的压力。毕竟,车迟代表了道主,大同会代表了车迟。这麽一来,大同会一方面,也代表了「道门」。袁天罡若是与大同会为敌,就等同于与整个道门为敌。
「还是李淳风道友更为潇洒啊。」袁天罡不禁开始羡慕起当初说辞官就辞官的李淳风。
当日,李淳风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孑然一身,无牵无挂,逍遥自在。而袁天罡现在的情况,若要辞官,却没那麽简单。
最直观的,便是袁天罡会失去大唐的王朝气运和修行供养。在修行界,讲究财侣法地,能够藉助王朝之势修行,往往都是最顶尖的修行人。袁天罡就属于此列。
他一旦辞官,就等于要抛去这些得天独厚的修行条件,还要反受些反噬。这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嗯……」袁天罡在钦天监观星台上,入夜之后,依旧在为这件事左右为难,心绪如同乱麻一般,摇摆不定。
但这一番犹豫和思考,倒是缓缓让袁天罡下了一个决定。
「我袁天罡既出于道门,又岂能背离道门?」袁天罡心中暗自思忖,「既然如此,这钦天监监正,不做也罢!这长安城,不待也罢!」
袁天罡下了这个决定后,忽觉念头一片通达畅快,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即,他趁着自己刚刚下了决定,还留有一丝决然之意,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