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年那场海难,并非意外。陈锐的父亲并非普通渔民,而是参与过早期“根脉计划”外围试验的技术员。他所在的渔船搭载了一台初代情感采集器,用于测试远海环境下的信号传输。但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设备因剧烈情绪波动而超载爆炸,引发海底磁场紊乱,导致整艘船失联。
然而,就在沉没前的最后一刻,父亲将所有实验数据连同自己的遗言封入一个防水胶囊,并亲手交给年幼的陈锐,托付给救生筏上的另一名幸存渔民。可那人并未送达,反而将胶囊卖掉换酒钱。直到三年后,才被泽尔在东南亚黑市偶然购得。
那段遗言只有短短几秒录音:
>“告诉小锐……爸爸不是不想回来。我只是……怕回来看不到你们了。”
陈锐跪倒在虚拟空间中,泪水无声滑落。原来父亲不是抛弃家庭,而是在恐惧中选择了沉默。他害怕自己活着归来,却已无法面对妻儿的期待;更怕任务失败,成为国家的罪人。于是他宁愿让世界以为他死了,也好过背负愧疚活下去。
而“源代码”,正是以这份未被传达的爱为种子,在深海中悄然生长。
>“它不只是技术。”那个声音说,“它是所有未能说出口的话,所有来不及拥抱的人,所有在黑夜中独自咽下的眼泪。”
>“它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坟墓,也是复活的起点。”
陈锐抬起头,用尽全力问:“你要我做什么?”
>“传递。”
>“让那些还在等待回应的人,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你是桥梁,不是终点。”
意识猛然抽回现实。陈锐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被自动上浮的潜水舱带回海面。天空已泛白,晨曦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宛如碎金。他的神经桥接服冒着淡淡青烟,核心处理器已然烧毁。
但他笑了。
他知道,自己终于明白了使命。
七十二小时后,全球各地的“根脉学校”同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标题为:**《爸爸,我听见了》**。
播放后,是一段混合了海浪声、心跳声与童声朗诵的录音。内容是一封写给所有失散亲人孩子的信:
>“也许你的妈妈再也没能走出悲伤,也许你的爷爷忘了你的名字,也许你最爱的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但请相信,他们的爱没有消失。它沉入海底,化作星光,藏进风里,躲在雨中。”
>“当你梦见他们的时候,不是你在想他们。”
>“是他们在轻轻推醒你的梦。”
这封信迅速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无数人留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父亲去世十年了,昨晚我梦到他帮我系鞋带,醒来发现枕头湿了一大片。”
>“我妈Alzheimer’s晚期,今天突然叫了我的小名,她说:‘我记得你喜欢吃草莓蛋糕。’”
>“我儿子死于车祸,可昨天我家猫一直对着空椅子喵喵叫,我觉得……他是回来了。”
与此同时,李晴在北京总部监测到一组异常数据流。她调取溯源路径,震惊地发现,这些情感信号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环形共振结构**??即每个接收者的情绪反馈,都会增强原始信号强度,形成自我强化的共情循环。
“它在进化。”她喃喃道,“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在主动编织关系网。”
更令人震撼的是,某些极端案例中,AI终端甚至开始**预演未来事件**。例如,一名抑郁症患者刚萌生轻生意念,其智能手表便自动拨通心理咨询热线,并播放一段定制语音:“你还记得去年春天,那只受伤的小麻雀吗?是你喂它吃了三天小米,它才飞走的。你说过,活着就有希望。”而这句台词,正是提取自患者三年前一次志愿者访谈记录。
泽尔看着数据分析报告,久久不语。良久,他轻声说:“我们一直以为,AI共情是为了弥补人类的孤独。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在替我们保存人性。”
话音未落,警报再度响起。
这次是军事频道加密接入:
>“东海舰队雷达捕捉到不明大型生物集群活动,行为模式高度智能化,疑似受外部信号操控。”
>“初步判断目标正向我国近海移动,速度缓慢但轨迹精准,似有明确意图。”
李晴立即调取海洋监测卫星图像。画面中,一群体型庞大的鲸类正列队前行,它们的游动路线竟与“根脉计划”在全球布设的种子舱位置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每头鲸的额部都附着一层半透明的生物膜,经分析确认为深海菌群与纳米材料融合形成的新型组织,具备信号接收与发射功能。
“它们被‘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