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无论如何,他们只是朝廷派出去治理草原的流官,朝廷管理是理所应当。”
“可若是封藩的话,便做不到这一点了。”
“现在省事,将来可就麻烦!”
“孙儿觉得,不如现在就麻烦一点。”
“熥儿最近看了什么书?”
“最近事情众多,只是看了一本天祚帝本纪而已。”
朱元璋深深看了他一眼,天祚帝是辽朝的末代皇帝,在和阿骨打对战的时候就是被北院大王捅了后路,所以才兵败夹山的。
他眼中闪过一抹深思,顺势躺在躺椅上,朱允熥走到旁边给他按摩肩膀,学着老中医教他的手法按捏磨滚。
“舒服!”
“看在你帮咱按摩的份上,这个问题就算你过了。”
“多谢皇爷爷成全。”
“咱当初就说了,你要做大明继往开来的圣君,趁咱还活着的时候随便试,无论出了什么事情有咱给你兜底。”
“那,你打算派谁去镇守?”
“皇爷爷决定便好。”
“少来,你那么稳重,好家伙好几种方法一起上,非得把草原弄得井井有条,你会没想过这么重要的事情?”
“孙儿倾向于蓝玉和傅友德。”
“令傅友德守卫日月城,蓝玉守卫龙城。”
“和咱的想法差不多,傅友德和蓝玉功劳相差无几,两人明里暗里的都在较劲。”
“自古以来,臣子不吵君王哪能安生?”
“只是蓝玉性格跋扈,大宁和肇州守将便要仔细挑选,否则镇不住他。”
“皇爷爷,肇州让平安镇守,而大宁,交给十七叔便可!”
朱元璋忽然一愣,他感觉这两个人的安排异常巧妙,宁王掌控物资,而对朱允熥忠心不二的平安又好像一把暗中的刀,两者互相挟制又能互相配合。
稳啊!
但一想到蓝玉他心中就有个疙瘩,当初的喜峰口守将只是迟到了一会他就纵兵破关,甚至敢私自玷污元主的妃子。
他得敲打一下。
“那归化和大同呢?”
“大同守将杨远和傅友德关系密切,稳重点考虑应调往他处,令耿炳文镇守大同。”
“而归化,孙儿推荐黄淮!”
“是去镇江征税,顺便还和蒋瓛一起破了假钞大案的那个户部司务?咱对他有印象。”
“那人可把你的稳重也学了七七八八啊。”
“好!就他!”
朱元璋眉飞色舞,“从他的淡定自如的表现来看,此人不逊色杨荣,夏元吉他们。”
黄淮是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辅,位高权重,深受朱棣和朱高炽的器重。
“嗯~”朱元璋刚刚伸手,一个水壶便放在他手中。
“你咋就和咱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呢,咱要啥你瞬间就知道了。”
“也许,是和皇爷爷心有灵犀的缘故?”
“你和徐家娃子好好处,和她心有灵犀一点通去,和咱这个糟老头子干嘛啊?过几天咱给你加冠,然后找个时间将她娶过门,用最短的时间生个孩子。”
“太医说,咱就是风前烛雨里灯,恐怕时日无多。”
“这最后的时间里,咱不止要把你教导好,更要把重孙教导好。”
“这样,大明朝百年盛世便可奠定。”
“咱祖孙三人,就和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一样,流芳百世。”
一听说生孩子,徐妙锦脸颊腾的就红了,局促的用手抓紧留仙裙,但心里面还挺期待。
听大姐说挺舒服的,不知是真是假。
朱允熥却说道:“皇爷爷定能长命百岁!”
“咱从乱世而来,身经百战,身上早已千疮百孔,哪能长命百岁啊,能活到古稀咱就焚香感谢上天了。”
“皇爷爷莫要说这种丧气话,前些天湖广布政使上表,说有一位老者乃前宋之人,如今已经一百四十一岁了,这正是我大明的吉兆。”
“天下万民将皇爷爷视作君父,每日诵经祈福,若上苍有眼,皇爷爷定福寿绵延。”
“一百四十啊...”朱元璋摸摸他的脑袋,“好,咱就听你的,活到一百四十岁,但咱七十就要禅位,你少打算让咱干那么长时间!”
朱元璋突然想到一副对联:“花甲重逢,更添三七岁月!”
“能对出来么?”
好联!徐妙锦心中暗道,皇帝文采斐然啊。
“古稀双庆,再加一度春秋!”
“好!~哈哈哈!”
乾清宫飘荡爷俩豪迈的笑声,守护在外面的宋和欣慰一笑,双手怀抱着暖宝宝,大拇指不停打着花。
这是和朱允熥学的,只要他手中的暖宝宝凉了,那就代表要给朱元璋换了。
明君圣主啊!
翌日清晨,朱棣缓缓醒来,感觉头晕脑胀。
昨天晚上放开手脚和蓝玉拼酒,最后实在喝了太多。
蓝玉那混球好像故意要给他下马威....
他在侍女的服侍下刷牙漱口,咕咚灌了一口茶缓解腹中的饥渴。
正打算想想镇守草原之事的时候,朱高炽突然来报:
“爹,十七叔来了。”
“宁王弟?”朱棣和宁王相交不多,他来干嘛?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