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匡扶大明!可兼并土地,这是在挖大明的墙角!”
“天理难容!皇上难容!百姓难容!”
朱允熥眼中满是欣赏,黄淮,朱高炽手下不逊色三杨的人物,有一方面更大名鼎鼎。
杨士奇因为当了二十年内阁首辅而自豪。
而黄淮,是大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我现在就向皇爷爷请旨。”
“那下官现在就回家,恭迎天使!”
“....”
“刚夸了你几句你就飘了,说了多少次了,要稳重!你现在应该前去银行,将自己手中未完成的事情交接,若是银行出了问题,你就算把周德兴家给抄了我都算你玩忽职守!”
“哦?”黄淮挠挠后脑勺,“微臣惭愧。”
他被赋予重任,心情激动下难以自已。
可朱允熥竟毫不动容,决定完一件大事之后依旧能完善的想到细枝末节!
人言三殿下稳重当先,慎重在后,凡事三思而后三思,后三思而行,行前复三思!
果然名不虚传!
这特么太稳了!
乾清宫。
朱元璋拿着朱允熥的奏折哈哈大笑:“好!”
他看到旁边无人倾述只好对宋和说:“宋和,你看到没有!”
“熥儿手下,哪来的这么多干才啊?”
“这黄淮,身为一个银行小吏,就有如此眼光和豪言壮志!”
“咱当初说唯下之臣,杨士奇杨荣算半个,咱再加一句,他也算半个!”
“好一个熥儿啊。”
“比咱有福,也比咱有能耐!”
“与他相比,允炆便差了太多,黄子澄齐泰李贯,这些人那个能比得上黄淮?”
“他还动不动去拉拢傅友德和杨靖他们!”
“咱算是发现了,只有和百姓接触的人才能培养成真正的干才。”
“咱的淮西子弟哪个不是这样?李善长,杨宪,各个出身卑微,他们人品虽然为人不齿,可真的有本事!”
“例如黄子澄之流,读了几篇高头讲章,便指点江山社稷,指望他们能干成什么事?”
“允炆,他不懂这个道理啊。”
“这人,就怕对比。在熥儿隐藏的时候,咱还觉得齐泰勉强能用,打算栽培他,提拔当兵部尚书,现在再看!”
“哼...咱就不说了,给他留点面子!”
想了片刻,朱元璋忽而感慨一番:“可惜了。”
宋和一怔,不明白为何刚刚还那么高兴,突然就可惜了。
“皇上,为何?”
“你说,他们要是年龄若是有点差距,杨士奇干上十年,杨荣十年,黄淮十年,夏元吉十年..”
“咱大明江山定能打造百年盛世!”
宋和宽慰道:“皇上过于忧虑了,三殿下既然能发现杨士奇其人,一定也可以发现其他干才。”
“大明朝定能万世传扬!”
“哈哈哈!传旨,授黄淮户部司务厅司务,领从八品俸禄,前往镇江征税,推广纳粮凭证。”
“熥儿的纳粮凭证更是个好事,这样咱就知道谁纳粮了,加上户部掌控的借贷记账法,看看天下官员哪个敢胡作非为!”
“哈哈哈!”
朱元璋感觉神清气爽,捏着奏折不愿意松开,此时一个小太监前来奏报:“皇上。”
“蒋瓛求见。”
“让他进来!”
蒋瓛走入乾清宫跪地叩首:“皇上,之前路上碰到的那群武生,微臣已经查到他们的底细。”
“说!”
“他们的确是镖局的,只是刚刚入门,还未行镖走马,此次下山,是受江宁县令侯良吉的邀请。”
“江宁县令和镖局有什么关系?难道此地出现什么亡命之徒了么?”
这怎么可能?
江宁是应天的下属县城,若江宁有匪,大明的脸就别要了!
蒋瓛摇摇头:“皇上,他们是为了纳粮而来。”
“侯良吉得知一种名为淋尖踢斛的方法,纳粮之时让百姓交粮超过斛面,而后一脚踹上,落在地上的粮食他们便收入囊中。”
“此举对腿功极其考验,侯良吉自己只是个文弱书生怎么会这些?”
“故而他才想歪门邪道,请了一群武生。”
“确如郑和所言,这群人的腿功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着大树一脚上去,树干丝毫不动而落叶纷纷。”
“若是对准斛,斛面绝不会动摇分毫,只有高于斛面的粮食才会簌簌落下。”
“因为大部分粮食还在斛内,百姓只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混账东西!就在咱的眼皮子底下,他就敢做这种事情,胆大包天!”
朱元璋翻开奏折,上面同样记载了淋尖踢斛,“传旨,从今日开始,纳粮之时所有粮食与斛面齐平便可,不准高于斛面!”
“还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