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来了之后干过人事么?”
“江宁就在长江渡口旁边,来往的商人宁愿去应天也不愿意来江宁溜达一圈!”
“还不就是这个畜生想要收城门税么?”
“水泥工厂也在旁边,他也不闻不问?应天知府大人下令,要将残破的房屋全部用水泥改造令穷人居住,这本是件大好事,他啥都不干,整天躺在县衙里享受!”
“征税的时候他到活跃起来了,生怕自己不稳妥还找来一群武生!”
“真是该死!”
“稳妥?呸!什么狗屁人也能用稳妥这个词?”
“这词是三殿下专属的,他这叫专营!”
“对...”
朱元璋站在酒楼上远远看去,他已经将侯良吉的事情写入圣旨作为例子发往大明各地,同时废除苛捐杂税,杀鸡儆猴,今年百姓应该可以过个好年!
他低头便看到朱允熥拉着徐妙锦在人群中穿梭,徐妙锦不愿意看杀人,应拽着他朝正阳桥走去!
郑和率人埋伏在四周....
徐妙锦活泼好动,而朱允熥行事稳重,两人一静一动却好似补充一般,看上去更像...
打情骂俏?
“哈哈哈!看来在咱死之前,还可能看到重孙子出生呢。”
“原泰,咱这应该算是四世同堂吧!”
“皇上圣明。”
两人离开窗边坐在桌子上,宋和急忙将茶水添满,朱元璋问道:“原泰,在大明朝中,你的刚直数一数二,咱对你非常放心。”
“咱问你,熥儿有没有拉拢过你?”
原泰坦然的摇摇头:“没有!”
“在微臣看来,三殿下也不屑用拉拢的手段!更不会用!”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用手指沾上茶水在桌面上写写画画,“你继续说。”
“茹嫦,杨士奇,杨荣,蒯祥,练子宁,这些人都是一代人杰,就算是微臣也甘拜下风。”
“有才之人定然高傲,绝非夺嫡两个字便可让他们轻易归附!”
“汉高祖刘邦统一寰宇,可依旧请不动商山四皓,这便是明证!”
“他们,都是被三殿下的功绩所折服,而后情愿归顺,任其驱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和二皇孙手下的黄子澄齐泰等人不同,并非投机者,也算不上党羽!”
“而是真正的同理之人!”
“他们是因为相同的理想,相同的信念聚合在一起的!”
“这种凝聚力,往往比儒学,比嘴上说的什么圣君贤主这些,要强很多!”
朱元璋深深看着他,原泰这几句话说的朱元璋心坎里了。
淮西二十四将刚刚出山的时候难道就知道自己可能封国公,封侯么?
他们是因为相同的志向和朱元璋走在一起。
朱文正坚守洪都一百零三天,顶住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张子善诈降告知朱文正,援兵已在路上,要坚守到底!
濠州被围,和州被困,陈友谅南下太平,花云身披战甲,身中数剑依旧死战不退,最后血流干了还挺立在城墙上,令陈友谅都动容,下旨厚葬他。
这是同理之人,他们都相信朱元璋会灭亡蒙元,带来崭新的生活!
而后来投靠的刘伯温,这种同理之心便差了很多。
他们习惯的还是君王垂拱治天下,所想的依旧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那一套!
所以李善长是公爵,刘伯温才是个侯爵!
在所谓的夺嫡,其实是一边倒的打压中,朱允熥的身边也渐渐团聚了这么一群人!
这是他君临天下的力量!
原泰看向外面,叫卖声此起彼伏,“臣有时间便在应天闲逛,应天的变化真是令人应接不暇。”
“正阳桥那边每天都有新的店铺开张,叶宜修又要修建水泥房屋租给穷苦人家居住!”
“如今的应天,繁荣可谓远胜长安,开封!”
“洪武二十四年,皇上令懿文太子前往西北查看迁都事宜,臣现在真的想问问...”
“看到如此繁华的应天,您还想离开么?”
朱元璋一句话不说,也只有刚直的原泰才敢和他这么说话。
以应天为国都的王朝大多偏安,他一直想要迁都,甚至花费大力气营建中都凤阳。
北平,蒙元故都,他不取也!
开封,小家子气。
西安已经衰落,大唐皇帝便隔三差五的前往洛阳就食,其实就是逃荒!
承担不起如今的大明。
说来说去,居然还是应天最合适!
“不知皇上看到没有,南七北六的手艺人商人都在应天汇聚,这些细小的变化都和三殿下商税改革有关!”
“富了国家,富了百姓,一举双得,三殿下比起王安石,强了数百倍!”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现在皇上宣布朱允炆为太孙,杨士奇他们绝对会挂冠而去!”
“同理之心所致,若目标不存在,这颗心也就没必要了!”
“就算二皇孙登基强行征招他们,他们被迫当官,也绝不会发挥出在三殿下手下这样的干劲!”
“皇上,臣...是这么认为的!些许浅见,不值一提。”
“哼哼!”朱元璋听着外面繁华的声音,“浅见?”
“你说的没错!咱也是这么想的!”
“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
“这个夺嫡,最后只会吸引更多的人聚拢在熥儿面前,就是因为你说的同理。”
“吸引茹嫦的是沙盘,蒯祥是水泥,杨士奇是银行,杨荣是农业贷款,夏元吉和吴中是农政全书。”
“黄淮则是那张纳粮凭证!”
“不知不觉,熥儿已经办成这么多事了。”
“真乃我家麒麟子也!”
“皇上,微臣觉得您有一个地方说错了。”
“什么地方?”
“在沙盘出现前,茹嫦便已经为三殿下马首是瞻了!这就证明...”
“三殿下还藏了折服茹嫦的东西!”
“哦?”朱元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对!哈哈哈,对!”
“咱这孙儿啊,什么都好,就是太稳了!”
“皇上,臣在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三殿下的手下,郑和。他说了四个字,臣以为是沙盘,水泥,这些所有东西的关键核心!”
“什么?哪四个字?”朱元璋微微一愣,认真倾听。
“以人为本!”
“若殿下登基,势必会贯彻这四个字!而和他同理的人,也会根据这四个字来辅助施政,彼时的大明,才会是真正的天堂国度!”
“咱翻阅论语等无数书籍,他们总是在用一些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仁,有些时候甚至前后矛盾!”
“看的咱头疼要死!”
“如今熥儿给解释了...”
“以人为本!妙!妙!!”
“哈哈哈!”酒楼中传出朱元璋畅快的大笑声。
与此同时,应天二十六卫频繁调动,皇帝已经下达圣旨!
北伐开幕!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五!
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