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衍圣公!孔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苻坚得王猛!”
    这两例子让他举的,诸葛亮和王猛都是一时之人才,可偏偏刘备和苻坚都没成事...
    太不稳重了。
    两人相视片刻,孔衲觉得忽略了旁边的名士,急忙介绍:“二皇孙,此二人乃是我从山东带来,张学义,张睿广兄弟二人。”
    “莫非是文斋先生和文广先生?”
    朱允炆更加激动,两人名声很大,宋濂儿子宋客的徒孙,大明享誉天下的书法家。
    这才叫真正的强援啊。
    “还有几个人因为水路结冰的缘故来的稍慢一些,但我相信,殿下见到他们一定会高兴的。”
    “除了二位先生之外还有啊?”这是天上掉馅饼么?这是天上掉金元宝了吧!
    朱允炆哈哈大笑,要将这几天在朱允熥身上受到的憋屈一股脑释放出来。
    俗话说得好,否极泰来。
    也该轮到我发威了。
    “三位先生,我已在城中备好美酒佳肴,还请移步。”
    “那就听殿下安排。”孔衲并没有异议。
    朱允炆和他们相谈甚欢,孔衲和二张从始至终都没有看齐泰一眼,在他们眼里,这确实是个小角色。
    坐上马车之后,齐泰居然沦为了赶车的,这一点让他心中闷闷...
    每次朱允炆落入下风他都会积极奔走,各处寻找人马,可这些人来时齐泰都会感觉到不爽。
    这种复杂的心理啊...
    酒楼之中,朱允炆非常客气:“衍圣公乃当代文宗,儒学领袖,朝廷栋梁,我再敬你一杯。”
    “文宗一说,不过是世人抬举,在文学,尤其是书法一道,我可远远不如二位兄弟。”
    他说的是二张。
    朱允炆也举杯看着两人:“文斋先生颜筋柳骨,文广先生一手行书独步天下,乃我大明最杰出的人物,允炆此时感觉,真是相见恨晚。”
    “二皇孙抬举。”
    “这可不是夸赞,宋濂乃太子之师,他的儿子宋客名满天下,教导出了陈源等大家,二位不正是陈源的高徒么?我乃太子之子,说起来你我间还有这成关系呢。”
    “黄先生在世时教导书法,便是让我临摹二位先生的刻板,不信你们看。”
    朱允炆蘸着酒水写了几个字,张学义不断颔首,字里行间果然有他的韵味。
    他顿时感觉颇为投机,“殿下,我敬你一杯。”
    “毫不自谦的说,书法一道,当今大明唯有一人可以和我们相提并论!其余,皆不足道也。”
    “哦?是谁?”
    “也是陈源先生的徒弟,我们的师兄,名为沈度。”
    沈度?
    这个名好像在哪听过,但据他所之,名声没有二张这么大吧。
    张学义显然看出了他的疑惑:“他惜字如金,若非有极品之诗或者是其他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绝对不会出手写字,平常自娱自乐之作也都付之一炬。”
    “为何?”
    “按他所说,书法不过是小道,作品保留也与国无益,不如多修两个水渠来的实在。”
    这人...
    朱允炆感觉不对自己的胃口,“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能人志士因为书法而闻名天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甚至引得安南朝拜,柳永的一首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令金主完颜亮憧憬江南风光,故而起兵攻宋!”
    “如何能说于国无益呢?”
    “想来沽名钓誉之辈,远不如二位先生大才。”
    张学义张睿广跟随衍圣公来此本就存了出名的心思,听到朱允炆这么一番夸赞登时也将沈度抛诸脑后。
    日落西沉,孔衲看向灯火通明的应天街道,眼中闪过一丝惊诧:“这是?”
    “朱允熥送给皇爷爷的臭气灯,能够将街道照亮,哼。”朱允炆不想提这个东西,这是他一生的耻辱。
    孔衲将眼中的艳羡压下,缓缓摇头,“沉迷于奇淫巧技之道,非正途也。”
    “我刚来此,便要送给殿下第一份礼物,挫挫三皇孙的锐气。”
    “衍圣公,计将安出?”
    “听说殿下在好山园准备了一个诗会,打算涨涨自己的声势,依微臣看来不如改成书法集会,到时候以二位张先生的名义广邀文人世子前来参加,二位先生可以提点士子几句以此来拉拢他们的心。”
    “正直正月时节,我们可以破例当街给百姓书写几份对联,以此彰显与民同乐之意。”
    “天下之民尽皆愚昧驱利,闻之必纷涌而来,那会定然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如此殿下定然声势大涨!”
    “殿下选在好山园举办,这个地址真的合适,起码够大。”
    张学义二人并未反对,他们的名声大多在北方,这样做也能迅速在江南地区传扬开来。
    有益无害。
    朱允炆大喜过望,激动的满面潮红,“衍圣公真乃足智多谋,书法集会...书法集会...”
    “此举果然大妙!真乃及时雨也。”
    “殿下过誉了。”
    正当此处其乐融融之时,一个小太监忽然走入:焦急说道:“殿下,出了点小情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