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稳重点考虑,孙儿要将衍圣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蒙元以宽失国,所以皇爷爷纠其错误,以刚猛严谨治国。”
    朱元璋解释道:“很多人都不明白,残暴和宽,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为何会同时出现在蒙元身上呢?”
    “他们没有深入探讨,蒙元的宽并非为政宽仁,而是对纲纪极其放纵,为官者没有下限,索取无度,为商者肆意抬高价格盘剥百姓,士绅大肆兼并土地。”
    “因为对纲纪的放纵,他们没有一丝顾忌。为何总有怀念蒙元的声音传出来呢?能传到咱耳朵里的无一不是当初在蒙元渐渐膨胀的那群士人商贾,这些放纵了的人怎么会习惯被大明管束?”
    “可这群自私的人不想想,在他们手下普通百姓过的多么悲惨多么凄凉!”
    “咱当初北伐之时,提出十六个字,最重要的便是立纲陈纪。”
    “要用一切手段将他们放纵的心重新管束起来!孟子说什么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话说得不假,可放在开国初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反而在给那群放肆的官僚站台,所以咱将他移出了孔庙。”
    “那些读书人因此吵吵闹闹,所以,咱复立了衍圣公让他们闭嘴。”
    “熥儿这下明白了吧,衍圣公是立纲陈纪的工具。”
    朱允熥听完后对朱元璋的政治手段更加钦佩,可他依旧说道:“皇爷爷,时移世逝。开国之初情况复杂,所以需要这么个牌位,可现在百姓对大明朝已经极其认同,通过科举也收了不少士子的心。”
    “皇爷爷,你看这个奏折。”
    奏折上讲了怀远的事情。
    “皇爷爷,怀远不过是一个假和尚,但却能借助孔府的权利狐假虎威,包庇各种犯人,甚至暗中阻挠夏元吉行事。”
    “孔衲来前将应天渡口包下,送来了整整两千多条船的东西,表面装的是书籍,以此掩人耳目,可下面装的都是金银,山东特产,丝绸,颜神镇的玻璃,甚至还有海外的香料。”
    “他来一趟便要挣的盆满钵满!”
    “他只是个牌位,这个牌位存不存在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更何况,他对山东百姓造成的伤害,已经远大于他对大明的贡献。”
    “依孙儿看,这个牌位已经成为一块腐肉,是时候割去了!”
    朱元璋手指轻轻敲打着奏折,“当时他们和蒙元勾勾搭搭,咱看着他们还有点用处饶了他们一命,当成一条看门狗养着,没想到现在开始对主人狂吠了。”
    “熥儿,你行事素来稳重,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
    “多谢皇爷爷支持。”
    “咱之前就说了,咱活着的时候你好好实验,就算天塌下来有咱兜着呢。”
    “宋和,给熥儿搬个躺椅过来,咱爷俩今天好好说说话。”
    “你再讲讲你正在弄的这个东西,纪啥拉着?咱觉得挺有趣的...”
    一天后,身着华美长袍的朱允炆乘坐马车来到城外好山园,孔衲张学义三人正在门口吃着葵花籽说话,看到他来后急忙起身迎接。
    “参见二皇孙殿下。”
    “好山园,山园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孔衲介绍旁边的一位老者:“殿下,这位便是王行了。”
    “玄同先生,久仰久仰。”朱允炆为了体现自己礼贤下士的风度,故意用师生礼,这一举动果然让王行大有好感。
    “二皇孙知书达理,不才早已倾心良久。素未蒙面,真乃憾事。”
    朱允炆看向孔衲,“不是还有魏观先生么?怎么没有见他?”
    “可能是因为什么迁延了吧,他乃饱学之士,答应了我们便不会爽约,殿下放心。”
    在门外苦等了二十分钟却还不见人,朱允炆说道:“各位,我们先进去吧。”
    好山园内部松柏常青,鹅卵石小道在嶙峋的假山中盘旋蜿蜒,时至深冬,踩到鹅卵石上感觉凉飕飕的,令人精神振奋。
    初雪、松柏和梅花的香味夹杂在一起,假山凉亭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众人走到凉亭当中,四面都挂上了丝绸门帘用来挡风,里面无烟煤烧的通红,虽为凉亭但却暖洋洋的。
    孔衲说道:“殿下,我已经让人准备好饭菜,来了应天之后我才发现,淮扬菜和闽菜大行其道,却无人食用鲁菜,应天大街两侧也没有鲁菜馆子,这让人感觉到惋惜。”
    “我从山东专门带来几个厨子,今日诸位就尝尝鲁菜的风味。”
    柔美的侍女将菜端上,穿着苏样丝绸,柔美婀娜,很快将琳琅的饭菜摆满石桌,盘肉,汤肉,羊,鸡,鸭,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白萝卜,红萝卜,包瓜,冬瓜样样都有!
    “这是以玉泉山的水酿造的玉泉酒,真正的顶级美酒,诸位尝尝。”
    先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