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黄子澄的发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皇孙殿下!”
    突兀的声音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目光,朱允熥正在寻摸安全出口呢,突然被叫还吓了一跳。
    总感觉被摔杯为号了。
    “黄先生?有事?”
    黄子澄举杯站起:“我要先敬三皇孙一杯,出离间计,退鞑子兵,农政全书司农八法令人瞠目,二五减租更是惊世骇俗。”
    “洪武二十五年,大明江山能有勃勃生机,皇孙功不可没。”
    “不敢!都是皇爷爷和诸位大臣的功劳!”
    黄子澄捻起一粒花生:“听说前几日皇孙前往皇觉寺,一番论佛竟然让无极禅师低头,与你平辈论交。”
    “无极禅师可是当今有名的活佛,皇孙与他平辈,佛法定然高深。”
    “我这里有几句话不明白,还望皇孙能指点一番!”
    朱允熥并没有说话,黄子澄也不在乎,不管他拒绝还是同意,这个问题一样要问出去。
    在场众人都闻到了空气中的硝烟,这两人又卯上了。
    黄子澄还真是不死心,愈挫愈勇啊。
    “敢问皇孙,如果一切皆空,善是空,恶是空。因是空,果是空。佛魔都是空。此为何意?”
    朱允熥只是坐在桌子前一口口吃菜。
    黄子澄见他没有反应更加咄咄逼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此又是何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一句呢?”
    黄子澄趾高气昂,他觉得这次真的难住了朱允熥,顿时发誓要将之前所有丢掉的荣誉全部找回来!
    朱允炆暗自激动,黄先生,做得好!
    文武百官也听说朱允熥和无极禅师平辈论交这件事了。
    可现在,面对三句佛教谶语居然让他哑口无言。
    莫非之前只是凑巧?
    更甚者,是他和无极禅师演的一场戏?只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
    大殿中袅袅之音顷刻消失,朱元璋并没有催促,熥儿行事稳重,他断然不会让人连问三句而一声不吭的。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是那种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后手的人!
    他敏锐的觉察到,可能会有好戏看。
    蓝玉帮忙解围:“黄子澄,这次宴会是皇上给我们庆功的,你瞎掺和什么?”
    “大将军,在下只是和三皇孙切磋切磋。”
    “宴会之余舞文弄墨,不更有格调么?”
    蓝玉虽说现在并没有臣服朱允熥,可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外甥被别人刁难。
    刚想要出言,却发现一张厚重的手将他摁在原地。
    是皇上?
    什么情况?
    黄子澄举起酒杯走到中间,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朱允炆暗自努嘴,快!
    继续!
    今天一定要让朱允熥颜面扫地。
    黄子澄点点头:“既然佛教谶语殿下回答不上来,那之前殿下做声律启蒙,言道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更是一举将对联拉下神坛!”
    “大儒刘三吾,吏部尚书詹徽都说这本声律启蒙乃是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相提并论的启蒙著作。”
    “既然提及声律,那就不得不说诗词。”
    “声律启蒙之后的四六骈文,足可见殿下在诗词方面也可圈可点。”
    “这...就弥足珍贵了。”
    “今日蓝大将军回朝,不知殿下可否为他作诗一首,以表纪念。”
    蓝玉拒绝:“我不需要,诗词什么东西一点都不对我的胃口。”
    王弼也迎合一声:“战场之事,本就只有铿锵杀伐。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文人太喜欢粉饰,故而现在居然有些年轻人向往战场。”
    “这简直是放屁!”
    “当他们看到白骨如山,死尸成群的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握紧手中那柄一碰就折的剑了。”
    “这点咱也清楚。”
    朱元璋点点头:“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没有那么多柔情甜蜜。”
    “你既然拿刀在手,最重要的便是将你面前的敌人砍死!”
    “因为你的敌人也是这么想的。”
    “你给咱一巴掌咱打你一下这没意思,应该是你打咱一巴掌,咱就要把你的头砍下来。”
    “你想要把咱的头砍下来,那咱就要在你之前,先把你的头砍下来。”
    “血液飞溅到身上不能恶心,更不能分神!”
    “蓝玉,王弼,哪个人不是伤痕累累?”
    黄子澄微微一怔,他认为朱元璋和蓝玉是在帮朱允熥,可随即便狂喜!
    这样更让朱允熥陷入了两难当中。
    “皇孙。”
    “皇上可说了,战场是铿锵杀伐的,所以你给蓝大将军做的诗,也应该充满杀伐之意。”
    “不然,可有抗旨之嫌。”
    齐泰猛地竖起大拇指,用嘴型夸赞道:“高!”
    能将朱元璋慷慨的话短时间内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场面,转化成攻击敌人的武器,这位黄先生在文学方面是真没那么迂腐。
    朱允炆更加狂喜,双目如水,觉得胜利就在眼前!
    他决定再加上一把火:“三弟,黄先生乃是一代大儒,将你的诗说出来,让他否正否正也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朱允熥淡漠的看着他们。
    看到老板有难,茹嫦赶忙站起:“皇上,诸位大人!”
    黄子澄心中暗恨,这死胖子又来搅局。
    “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可那也是在心中打好腹稿之后才泼墨完成,震惊众人。”
    “并非当时之急智。”
    “所以,若出名篇,微臣以为字里行间之揣摩不可避免!就连李白,大多数的诗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由和杜甫等人再三修改之后才定稿传发。”
    “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不都是这样么?”
    “可照样风靡大唐。所以微臣以为,蓝大将军威猛绝伦,平常之诗自然配不上他。”
    “唯有深深揣摩之后才更加贴切。”
    黄子澄闻言不屑说道:“茹大人,你可能忘记了。之前殿下和宋义对句,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其中蕴含的急智更是无人媲美!”
    “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不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么?”
    “故而,寻章摘句只是寻常作诗,当场吟诵代表的才是真性情!”
    他揶揄的扫过朱允熥,现在已经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了。
    “莫非,殿下之前,只是因为声律启蒙囊括万物之缘故才将宋义对倒,并非自己的急智?”
    茹嫦心中愤恨,觉得当时那记撩阴脚还是轻了一些!
    怎么就没把他踹的半死不活呢!
    黄子澄感觉现如今自己非常像张昭,晃晃悠悠慢条斯理便将人说的哑口无言!
    思维清晰,语句慷慨!
    可他忘记了。
    张昭的对手是诸葛亮。
    直到此时,朱允熥才说了第一句话。
    “给大将军作诗啊?”
    “简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