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应天,十月初六。
一场寒流横扫江南大地,身着棉袄的杨士奇忧心忡忡,陪着朱允熥坐在火炉旁。
“殿下,就连江南都这么冷,北方会是什么模样呢?”
“不要在这妄加猜测,让锦衣卫和布政使将天气奏折呈上。”
“各地巡按和巡抚也递一份上来,两两对应!避免有人欺瞒朝廷!”
“百姓刚刚经历了大丰收,正打算喜气洋洋过个新年呢,怎么能被寒冷击垮!”
杨士奇捧着奏折,“殿下,因为江南就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朝廷各项政策落实的比较好,一亩田至少有三分棉花,再加商人行走,棉布棉衣供应充足,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北方经过蒙元长期统治,民生凋敝,百姓都穷怕了!就算官府强压还是偷偷摸摸将棉田改为粮田。”
“今年粮食丰收无虞,可御寒出了问题!”
杨士奇感觉到了北方之事的棘手。
朱允熥点点头:“我知道了!”
“会有解决办法的!”
“啊?”杨士奇不明白,为何一向稳重的三殿下居然说会有办法这种句子。
这是躺平了?将希望寄托在未来了?
不不不!杨士奇瞬间便扔掉这种心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他有准备!!
杨士奇面容苦涩,他非常想知道准备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一些朱元璋的体会了。
想骂人咋办!
“殿下,其他各省巡抚传回奏折,说寺庙清理进展迅速!可唯独夏元吉那里,山东民情复杂,进展比较缓慢。”
“将奏折递给皇爷爷,上面写上我的处理意见!山东地区白莲教向来发达,各处势力盘桓交错,让他务必稳重行事,朝廷行政不能操之过急!”
杨士奇点点头。
朱允熥起身来到自己开好的空地前,这里用架子搭成一个窝棚的形状!
最关键,架子还是铁做的!
下面安装上了玻璃,如今只剩下封顶了。
“殿下,这是什么?”
杨士奇上前帮忙,将一些透光的布搭在上面,朱允熥解释道:“这叫大棚。”
“今年冬天怎么活法,全靠它了!”
大棚?
朱允熥带他掀起门帘走入,看着里面光亮的环境非常满意。
“因为玻璃重量比较大,木架子可能承受不住,索性稳重一点,就用铁的!”
“那为何上面用布,而下面用玻璃呢?”
“其实都用布也能起到效果,只是有些奸猾无赖小民看不得别人好,总喜欢搞破坏!”
“若是用利器将布划破漏风进去,那就损失惨重!”
“干脆,就用硬度很高的玻璃!”
杨士奇还能说什么,就一个字!
稳!
“殿下,这里面能...”
话还没问完,门口传来一声豪爽的大笑;“熥儿,哪呢?”
郑和跟随平安出征,临走前重新推荐了一个人贴身服侍,其名王景弘。
他此时便守在门口,见到朱元璋急忙下跪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熥杨士奇两人快步走出去,朱元璋看着这座豪华的大棚微微一愣,伸手制止杨士奇下跪的举动,而后脱下鞋赤脚便朝着朱允熥冲来!
“你个兔崽子!”
“咱今天非得抽你一顿!”
“皇爷爷,这又干嘛?”朱允熥撒丫子就跑,速度并不快,既能够和朱元璋交流,又能凭借自己熟悉地势不至于让追上,最关键...
还能检查检查地下,看有没有啥碎屑能伤到朱元璋,有就提醒他躲开。
“刚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忘记当年的生活了~”
“还用琉璃搭了个房间,这叫啥,生活奢靡无度!”
“那是玻璃!”朱允熥提醒道。
玻璃在明朝就已经烂大街了。
“都一样!”
“若咱今天没来,你是不是还打算修个元顺帝的水晶宫?”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皇帝就要从一而终,无论什么时候绝不能放松,这些事情咱教过你没有!”
“皇爷爷,小心树枝!”朱允熥忙里偷闲提醒,“这房间不是我住的,而是用来种菜的!”
“若能够普及推广,百姓们也能多一条财路,生活的更好一些!”
种菜?
朱元璋一愣:“你蒙谁呢?冬天也能种菜?当咱是那种五谷不分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
他走进暖棚,因为刚刚搭成,里面温度还没有起来,朱元璋呵斥道:“冷成这样怎么种菜,种子种到土里第二天就冻死了!”
“赶紧给咱拆了啊!”朱元璋看向他,就好像恨铁不成钢的老人,气鼓鼓的!
你若不拆咱就不高兴。
“皇爷爷,里面温度马上就起来了,若是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