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宫门刚刚打开,一人焦急的冲入,一时不察在门槛上绊了一下摔倒在地,摔的鼻青脸肿,就算如此他也毫不在意,连滚带爬冲到朱允炆面前。
“二皇孙,救命!救命啊!”
“你是,黄先生的管家黄福?怎么着急成这样?”
“二皇孙,救命啊!蒋瓛带人把先生家里抄了,先生,先生他出事了!”
“什么?”朱允炆面容惊骇腾的站起,“黄先生...蒋瓛安敢如此?!”
齐泰听完后也内心一怔,抄家?怎么会这么突然?
“黄福,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么?为什么会突然惹怒皇上?”
黄福摇摇头。
李贯突然问道:“蒋瓛不是在抄家么?你怎么跑出来的?”
黄福上气不接下气,“我...我本来在外面买东西,刚要回家便看到锦衣卫将家门堵了,就连狗洞都堵上了!一群人手持火铳攀上墙头,若有人逃跑当场格杀,我吓的魂不守舍,第一时间便来二皇孙这里报信了。”
“黄先生也没有派人传个信啊,到底怎么了?”
朱允炆心乱如麻,黄子澄可是他的老师,是他最信任的人,若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倒了,以后谁还敢投靠他?
“不行,我现在就去见皇爷爷。”
很快,朱允炆叩响宫门,宋和领着他在红砖深宫中缓缓行进,面色复杂。
他能猜到朱允炆是来干嘛的。
但他是不是傻?
黄子澄犯下滔天大罪,就算剐了他都不多,他居然想求情?
来到乾清宫,朱元璋正在宫门前接见蒯祥,蒯祥介绍道:“皇上,这是一种新式的犁,乃是三殿下启发,我和工部匠户研究出来的。”
“您看,犁头一共有三个,并且能随意旋转,深深刺入土中后也能够随心所欲改变方向,耕地速度也会加快不少。”
“三个犁头?”朱元璋仔细抚摸,看到连接犁头的地方结构繁复,他不解问道:“弄得这么复杂,万一坏了怎么办?”
“皇上请放心,此犁采用流水线生产,就算一两个零件坏了,也能够立刻更换,随便一个铁匠都能做到。”
“铁城那边有户部和工部合资成立的小作坊,专门售卖这些零件。”
“得到的收入,户部工部七三分。”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法好,铁城距离应天不远!”
“可为何不多加几个犁头呢?这样速度不是会更快?”
“皇上,微臣也考虑过此事,可犁头太多百姓照看不过来,反而损坏的多了。犁头采用钢铁制造,价格一时也降不下去。”
“微臣仔细实验后,发觉三个犁头最好。”
“给咱在地里面试试!”
和蒯祥说话中,朱元璋看到朱允炆来了和平常一般毫无变化招呼他:“允炆,快来看。”
“这耕地,牛犁必不可少,此次北伐斩获颇丰,能解决耕牛不足的问题,而犁自唐朝发明曲辕犁后便没什么太大的进步。”
“若是此犁真的如同蒯祥所说,定能惠及万民,传扬出去也是我大明朝的一件喜事。”
朱允炆心念黄子澄的事情,急忙说道:“皇爷爷...”
宋和直接将他打断,“皇上,乾清宫中的耕牛今天早上还没喂吃的呢。”
“你咋不早说呢?”朱元璋快走两步离去,而朱允炆却恨恨的看着宋和。
宋和表示无所谓,现在朱元璋正开心呢,他怎么可能让朱允炆出来扫兴。
将牛喂的饱饱的,蒯祥牵牛耕地,一个来回三条陇便被耕完,土壤翻的也很深,朱元璋大喜过望:“好!”
“蒯祥,你来负责推广此犁,今年定然又是个丰收之年。”
户部侍郎高文说道:“皇上,微臣和三殿下交流当中提到了农具税的事情,农具税对于如今的国库只是九牛一毛。”
“微臣叩请陛下将农具税取消,新式犁的推广速度便会因此加快,百姓也能得到实惠。”
农具税,指的是商人贩卖农具时缴纳的税,此税出现在五代,宋朝继承最开始对所有用于农具的人全部征税,而后改成只对商人征税。
一直沿用到了明朝。
朱允熥提出完税凭证之后,商人贩卖的什么货物在凭证上看的一清二楚,免除一种赋税很容易。
“给咱上个折子,咱立刻就批了。”
“微臣叩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深邃的扫了他一眼,这个高文虽然不如杨士奇他们思虑周全,但能踏实干事。
熥儿的手下,每个都不同凡响啊。
蒯祥两人离开后,朱元璋裹着毯子躺在躺椅上,懒洋洋晒着太阳,宋和将暖水袋递上:“皇上,三殿下说晒太阳最好在树下,这样更加舒服。”
“是么?来,帮咱挪挪!”
将摇椅挪到树下后,阳光变得不再刺眼,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