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朝堂争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难免会让人借题发挥,你就只有这么一个手下么?茹瑺和你什么关系?
    到时候在和胡惟庸一对比...
    一顶帽子扣上来,虽说咱有理,但也要尽量避免这种麻烦!
    稳!
    “哦?”朱元璋好奇问道,“允炆还去招揽过杨荣?”
    朱允炆面色臊的通红,似乎在埋怨黄子澄为什么提这件事情。
    “那...那...”
    “皇爷爷,都过去了,之前我...”
    他实在想不到该怎么圆过去。
    “看来这次是咱截胡了你啊。熥儿建立银行,筹措粮款,功劳卓著,不可不赏!”
    “孙儿知道。”朱允炆满脸不甘!
    杨荣的水平在之前已经展示过了,还是踩着黄子澄展示的!
    贼特么过分!
    “杨荣,你搬家了?”朱元璋问道。
    “是殿下给微臣准备的新住所。”
    朱元璋似笑非笑看了朱允熥一眼,这肯定也是有计划的。
    “周观政和傅友德都没帮上什么忙,允炆却还是将这本地理志编完了,真是费了心思。”
    “好!”
    朱元璋翻阅几页:“但是啊,咱觉得这本书还得再改改。”
    “怎么都是过去的战役呢?捕鱼儿海最出名的不是蓝玉么?”
    “怎么写的最多的反而是苏武牧羊呢?”
    蓝玉一脸不忿:“皇上,能让微臣看看么?”
    “给!”
    果然,捕鱼儿海中关于自己只字未提。
    黄子澄急忙说道:“大将军自然功劳卓著,可在微臣看来,比起苏武还是差了很多。”
    “何况,历来朝廷修书只有给前代修书的习惯,何时会引用本朝故事呢?”
    “这...太不吉利了。”
    黄子澄!!
    蓝玉想要爆炸了,他还不如苏武?他率领二十万大军爬冰卧雪,纵横南北,一举攻破对手十七万大军,而自身的伤亡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苏武不过是在汉武帝时期出使匈奴被扣留坚贞不屈放了十几年羊,这就比他强了?
    放屁!
    傅友德死死的拉住蓝玉,别在朝堂上发飙。
    朱元璋发现,这本书上记载的文官比武将要多得多,即便武将出现,也不过是作为文官的附属冲锋陷阵来的。
    奉天殿中传出沙沙的翻书声。
    黄子澄想要回班,突然感觉屁股一痛,急忙看向四周,不知道是谁干的!
    混蛋,是谁在朝堂上干这种腌臜事情?
    他的旁边就是...茹瑺?
    “死...”
    话还没说,看到茹瑺摆出撩阴脚的架势黄子澄果断怂了,他心中愤恨:“茹大人乃是兵部尚书,不知对这么书怎么看?”
    “茹瑺,说说。”朱元璋让宋和将书递给他。
    “微臣向来实事求是,觉得此书作战意义不大,只能束之高阁,让后人观赏大明文风而已。”
    “甚至...”
    “张士诚麾下罗贯中之前写过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了三国时期大大小小一百年的事情。”
    “微臣觉得,拿上一本三国演义,也比拿着这本书强!”
    茹瑺的话彻底激怒了黄子澄:“茹大人,你安敢口出狂言?”
    “哦,我知道了。你素来以三皇孙马首是瞻,所以故意污蔑,将二皇孙的成果贬低到一文不值,好度过这次危机对么?”
    “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茹瑺也发飙了:“是你请求皇上让我说的,我说完之后你就翻脸!”
    “黄子澄,我还没骂你胡搅蛮缠呢!”
    “二皇孙兢兢业业,宵衣旰食编纂这本书,你竟然说它毫无用处?”
    “黄大人,这四个字是你说的!我说的是可以束之高阁,流传后世,让后人见证我大明文风!”
    辩论这方面黄子澄绝对不是茹瑺的对手,还没两句就败下阵来。
    “我说的是作战方面!李世民是不是军事大家?”
    “是!”这一点决不能否认。
    “那他都对括地志爱不释手,郭子仪李光弼的作战不能忽视括地志在其中的作用!”
    “这本地理志,他明明可以指导草原战争,你为何视而不见!”
    黄子澄差点喷了茹瑺一脸唾沫。
    “第一,括地志是根据大唐当时的地理风土人情编纂的,而不是提出一个地名简单的将历史事件罗列!”
    “捕鱼儿海,你写了一堆苏武牧羊!难道你要让蓝玉拿上这本书突击苏武牧羊的地方,打败鞑子十七万大军么?”
    “第二,郭子仪李光弼本就是杰出的将领,手下朔方军能征善战,再加上肃宗和代宗两代皇帝励精图治才平定叛乱!”
    “括地志只是补充而已。”
    “我还要反问你呢,你因小失大,对如此显眼的事情无动于衷,是何居心!”
    “苏武牧羊距离现在一千五百年了,草原地貌早就发生了改变,你拿着那会的史料,是想让大将军来一次刻舟求剑么?”
    茹瑺用口型对准他说了一句话,黄子澄虽然听不到,但也本能的感觉到里面含妈量应该不低。
    立马火冒三丈:“那你倒是说说范文正...”
    “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根据兵部统计,全天下共有二百八十万军户,兵部武库司存放了三十六万的钢刀!”
    “蓝玉,傅友德,王弼皆为当世名将!皇上神文圣武,三殿下乃当之无愧的理财大家,户部充盈,国安民乐。”
    “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厉兵秣马,枕戈待战,斗志昂扬!”
    “何必效仿弱宋所为,修建碉堡,消极防御。”
    “此,不足当成例子!”
    茹瑺说的豪气万丈,蓝玉感觉他们两人非常对路子,竖起大拇指夸赞:“大司马说道我的心坎里了。”
    “如今大明皇上励精图治,三殿下雄心万丈。”
    “君圣臣贤,宋朝有一狄青而不能用,只是芝麻小官的韩琦便敢当中斥骂狄青,说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正是韩琦此僚导致好水川之败。”
    “我还记得有一个叫王侁的,因为他拒绝救援,导致杨继业死在草原。”
    “这么窝囊的国家,岂能和我大明相比!”
    大明的武力绝对强于大宋,唯一欠缺的经济方面也被银行弯道超车!
    现在的大明,可比宋仁宗时代更为辉煌!
    黄子澄支支吾吾,辩解不过两人,朱允炆忽而出班,愤恨说道:“皇爷爷,孙儿要弹劾兵部尚书茹瑺!”
    “兵部职方司主事张宏!”
    “二人玩忽职守之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