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没过多久,农户招呼朱允熥三人吃饭,给他们准备了满满三碗面,上面放满了辣子,一泼油浇上去瞬间香味四溢。
朱权还有些不适应,之前他吃的都是珍馐美馔,山珍海味,但是在这...
可他转眼便看到朱允熥坐在门框边农户谈笑风生,那个姿态竟和朱元璋一模一样。
暗想自己是不是架子端的太高了。
他也坐在一旁,学着他们库擦库擦来了两口,农户都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老人家,最近日子过的怎么样?”
“托皇上他老人家和三殿下的福,今年日子过的相当滋润。眼前这片地都是俺们的。”
“如果你们去年来的话,恐怕我就舍不得用白面招待,只能喝稀粥了。”
“哈哈哈~”
“对,三殿下是个好人,之前哪有过这种年景?”
“大人你可不知道,交税的时候俺们都积极的很,就算县官多收一些,留下的也足够俺们吃一年。”
“粮仓都满满当当的。”
“这样就好,看来今年银行的贷款业务要降低不少了,你们都活的这么好,我可要被三殿下骂了。”
“要是能活下去,谁愿意借钱?之前那些秀才公九出十二归,份子比本金还要高,我们哪还得起,只能卖田卖家,现在好了。”
“大人会被三殿下诘难?这可不行,要不俺一会去借点?”
“哈哈哈哈~”
“胡同赶驴两头堵,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们能生活的更好我才高兴呢!大不了去北方拓展业务,放心饿不死的。”
朱允熥装作不经意问道:“县官多收粮食了么?”
“那咋...”
一旁年轻人明显有些顾虑,暗中拍拍老者的肩膀对他努努嘴,示意不要再说。
老者顿时勃然大怒:“这位大人是个好人我才和他说这么多,俺土都埋半截了,还在乎这个?”
“你一边去,胆小怕死的孙子!”老者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
淮西人性格直爽,言语豪迈。
“徐达,李文忠,甚至皇上都是从淮西走出去的,你这胆小怕事的样子也算是淮西人?”
“让大人见笑了。”
“老爷子倒是潇洒。”
“活到我这个年级就已经什么都看穿了,那句话咋说的,我根本不怕死,你凭啥用死来吓唬我?”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朱权终于插嘴说道。
“对对,大人果然有学问,看看咱那不成器的儿子,发愁啊。”
“俺再和你们说县官的事情,他咋没有多收呢?这次圣旨下来不让淋尖踢斛,也不让加征仓库损耗!”
“他就加征路费,反正变着法的来,只是头上有三殿下管着,不敢那么过分而已,俺们为了乡里乡亲考虑,也都忍了。”
老人家笑的很开心,“我和你们说。”
他凑近一会,聊起八卦来眉飞色舞。
“自从银行成立后,俺们高兴了,可县官却不高兴。一个游学的秀才和我说过,之前县官有时候假借圣旨的名义只收铜钱,俺们就得去把粮食换成铜钱。”
“可他早就同和州内的粮行商量好了,专门抬高价钱,狠狠地挣俺们一笔。”
“他收铜钱之后,朝廷规定一两银子一千文,那个学子说现在银子太多,价格反而跌了,世面上一两银子只能换八百文!”
“他收我们一千文,然后去市场换成银子就是一两多,上交一两给朝廷,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的。”
朱权万没想到简单的一个收税居然能让他们玩出这么多的花样。
朱允熥是知道的,所以才将银子全面废除改成新币,发行货币的权利对于朝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明朝的货币极其失败,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并不方便,宝钞却在一直贬值。
到了宣德年间就已经和废纸差不多了。
当正统皇帝年幼时,杨士奇进行了一次改革,借着正统皇帝的手承认银子的合法性,这是对事实的姑息。
就算承认了,可明朝市面上流通多少银子朝廷心里面一点数都没有。
就算嘉靖严格禁海,福建广东等地还在不停走私,巨大的贸易顺差让整个东南处于财富的天堂!
隆庆开关之后,天下银两疯狂涌入明朝,造就了辉煌的白银帝国。
可惜,到底有多少朝廷心中还是没数,只是机械性的规定一千文一两。
可白银太多价格早已大不如前,万历九年张居正去世的时候一两银子只有五百文了。
这中间一半的差价都让地方官私吞了。
明朝就是一个被绑住双腿的人,却还是走在了世界先列!
如今因为银行的存在,朱允熥很清楚自己发行了多少新币,借着低息贷款,大明朝这个盘子越来越大,印钞厂每天都在疯狂印钱可却没有引起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