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过程虽有些差异,但结果是好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身着华美吴王服,英姿飒爽的朱允熥从门外走入,手中捧着镇纸,对朱元璋行礼参拜,而后坐在书案前,用镇纸压住讲义。
    因为朱允熥是皇孙,皇孙作为主讲还是第一次,礼部侍郎任亨泰想要将师生礼改为跪拜礼,而礼部另一位侍郎陈升却说他这是要讨好朱允熥,并互相弹劾,闹到了朱元璋那里。
    最后朱元璋决定用跪拜礼,谁让朱允熥是他最喜欢的孙子呢。
    给咱孙子下跪,你们不吃亏。
    百官坐在礼部准备的软垫上,经筵一开就是几个小时,站不住。但即使坐下,他们也要挺胸昂头,目不斜视,胡子要梳的整整齐齐,不可凌乱,否则会被视为失礼。
    经筵始于汉朝,可对其最为重视的却是明朝!
    朱允熥看着众人朗声说道:“今日我所讲的,是四书中的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见一切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便是格物。”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可如何格物,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朱子批注多语焉不详,以至于读书明智之人许多时候都云里雾里。”
    “今日我便讲讲,如何格物,总结起来就两个字。”
    “科学!”
    这是科学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无疑是石破天惊的!
    格物?科学?吴与弼面目惊骇,感觉自己准备的所有话在这两个字面前都不堪一击。
    他不讲天地间的真理,而却另辟蹊径讲如何如何格物,如何获得真理!看似剑走偏锋,却...
    难道他想要补全朱子的思想!?
    吴与弼与王绅对视一眼,心中泛起滔天巨浪,三殿下不愧行事稳重,若是成功,这就要立地成圣啊!
    陈瑛朗声喊道:“翰林院学士齐泰,注意你的举止!”
    “翰林院学士齐泰,注意你的举止!”
    齐泰听到科学两个字惊诧到无以复加,身姿忍不住前倾,这便被陈瑛抓住连续询问两次。
    吴敬暗暗拉着他的袖子提醒,齐泰这才回过神来急忙恢复原状,心中暗恨。
    该死的陈瑛!那么多人不说就说自己,这明显是故意的!
    同为翰林院学士,吴敬提醒他后感觉自己尽到了同僚的责任,于是潜心倾听。
    科学?啥是科学?
    一旁的杨士奇杨荣正襟危坐,表示自己对学术的崇敬,他们在银行见多识广,也能够较多的和朱允熥交流,可他们就好像得了白内障,知道科学的存在,却不知道是啥。
    这一点令他们常常心痒难耐。
    朱棣也急忙竖起耳朵听,朱允熥行事有自己的计划,银行,银行学院,而后推广到大明。
    还有二五减租诏,之后也必然有着对农民更好的政策,只是因为时机不到而不能施行罢了。
    他盘算如此全面,再加上之前连续两次识破白莲教,难道都是因为所谓的科学?
    朱高炽如同朝圣一般看着朱允熥,若是学会科学,定能够和三殿下一般造福百姓。
    朱元璋目光同样闪过一丝紊乱!
    大殿之中人情百态瞬间全部展现,科学两个字,就好像在日渐腐朽的理学中投入一颗石子,令他泛起涟漪。
    吴与弼想错了,朱允熥并不打算弘扬理学,甚至可以说科学就是用来取代理学的。
    可全盘推翻理学这是不可能的,也太不稳重了。
    梁启超和康有为对晚晴思想破坏很大,可建树却很少,以至于分割出无数流派,谁都无法说服谁,甚至导致教育界的乱象,闹得不可开交。
    若推翻理学,科学没有全面推广,很可能形成党争的局面。
    再加理学有些部分早已存在两千年,是绝对无法瞬间剔除的!
    他便稳重的借着理学先提出科学中的方法论,通过科学实验研究,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众人自然会发现理学将气理合一,将世界归为一元是极其错误的!
    这样便可深入取代理学的世界观,到时候废掉理学的时机便会成熟。
    至于那些儒家的中的三纲五常,并非理学所提出,随着民智一步步开启,可能会一步步瓦解,但那估计也是数百年之后的事了。
    朱允熥心中早已决定好,环顾四周后微笑说道:“那科学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而言,科学是一种探究世界本源的方法。”
    “物必有理,要明物理,须的亲自到物的本身上去研究,运用科学器材,通过科学方法,得到此物中蕴含的本来规律。研究完一个之后,继续研究下一个,周而复始,求真务实,天下的事物都得一个个去研究。”
    “物体之理积的多了,天下之理自然融会贯通!”
    “这...便是科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