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扬州镇守太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解盐商的无耻和灶户生活之艰难后,朱慈烺想去盐场看看,顺便再打听一些消息。</P>
    “大爷,我们想去盐场看看,不知能否进去?”</P>
    朱慈烺微笑询问大爷能否进入盐场,大爷连连摇头:</P>
    “很难,和盐场管事没有关系之人,若想进入盐场基本上没有可能,他们都是盐官和盐商家忠诚的狗腿子,几十号人看场子,搞不好会被打残!”</P>
    朱慈烺闻言,意念一动,一根金条瞬间出现在手中,他伸出手对大爷眼前一晃:</P>
    “大爷,有这个行不行?”</P>
    大爷顿时目光一缩,急忙说道:</P>
    “这……这个肯定行,可是代价是不是太大了,需要卖多少盐才能赚回来……”</P>
    看到少年公子把金条毫不犹豫送给管事,大爷顿时一阵心疼。</P>
    如果普通盐商,只为看一眼盐场,就送掉一根金条,今年肯定赔本。</P>
    大爷哪里知道,眼前少年公子从不会做赔本生意,从明天开始,盐商家的金条和银子都是他的。</P>
    有钱能使鬼推磨,朱慈烺用一根金条轻松搞定盐场管事,在大爷带领下进入盐场。</P>
    一眼看去,海滨广斥,盐田相望。</P>
    制场占地很大,里面至少有近千人在工作,采用的是流行千年的煮盐法。</P>
    上百口大锅下面烧着木柴,冒着腾腾的蒸汽,不断传出沸水翻滚的咕噜声,锅旁还有专人搅拌。</P>
    这种大铁锅的直径在一米四到一米五左右,高度约在三十厘米左右……</P>
    朱慈烺往前凑了凑,发现里面锅里的水虽然还没煮干,就已经看到白花花的细盐了。</P>
    据大爷的介绍,这里的煮盐并非将海水倒入锅中开煮,而是先要制卤,然后将卤水放在锅内用火熬煮成盐。</P>
    他们所看到的正是煮盐的环节,一口铁锅需要煮三个时辰,煮出成盐七到十斤。</P>
    除了铁锅,还有竹锅煮盐,竹锅乃竹篾编成,方形平底,外涂石灰或黄泥,长三米三,宽一米六,深一米,每锅可煮盐一千斤。</P>
    煮盐不但需要大量人工,该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一般都是木材,大型盐场一年能烧掉可想而知!</P>
    走出煮盐场地,朱慈烺他们又来到海水淋浇卤沙制卤大型场地。</P>
    穿越者朱慈烺对煮盐这套流程有所了解,为了制出含盐量高的卤水,灶户们在海边潮水可到之处,铺满细沙厚约二至三寸的耙松,使沙能充分吸收潮水。</P>
    海水经过吹日晒干后形成卤沙,再将卤沙均匀撒在卤池里,然后用海水浇淋。</P>
    海水可以充份吸收了卤沙里的盐份,使得含盐量大大增加,若是增加含盐浓度,可以进行反复淋卤。</P>
    将卤水倒在锅里煮炒,便可以制出白花花的盐巴了,要想制出精盐,则需要将卤水反复过虑五六遍。</P>
    过虑的材料以丝绸最好,棉布其次,只有将水里的杂质清除干净才能煮出精盐来。</P>
    胡宝有些好奇,急忙用手指点了一些放入口中,砸了咂嘴道:</P>
    “嗯,咸咸的,不错,入口即化。”</P>
    见小太监模样,岳洋也来了兴趣,他品尝了呈现青灰和蓝灰青的青盐和盐巴,顿时一咧嘴道:</P>
    “卧槽,有些苦涩,口感不佳。”</P>
    跟随朱慈烺时间久了,岳洋已经把卧槽两个字用的淋漓尽致……</P>
    大爷见状,苦笑道:</P>
    “一分钱一分货,精盐是公子这等老爷才能吃得起的,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只能吃这等粗盐,两者价钱相差数十倍之多。”</P>
    朱慈烺当然对此有所了解,大明庞大的士绅地主富商和世界大族食用的都是精盐,百姓有粗盐食用已经很不错了。</P>
    无论粗盐还是精盐,对盐商来说都是暴利,因为他们垄断了这个行业,食盐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P>
    朱慈烺后世看过一些史料,建奴政权乾隆和嘉庆年间,各地盐商报效捐输军需就达白银三千万两之巨。</P>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