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李定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即可。
    但他偏偏残害过大明子民,今日无论他表现多么配合,神武皇帝都不会让他好死。
    他不会让那些被萨尔瓦多屠杀的华人死不瞑目,足足两万多鲜活的华人生命。
    本来想公开将他们斩杀,朱慈烺又担心打草惊蛇,于是传旨,挖坑活埋这些西班牙人。
    “来人,挖个大坑,把他们全部埋了。”
    “遵旨!”
    锦衣卫领旨,立即把萨尔瓦多带走……
    此时明军已经在海滩挖坑,准备活埋这些殖民者……
    在沙滩上挖坑很简单,也很好挖,很快两个大坑挖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慈烺要坑杀这些洋鬼子,翻译认为没有必要翻译,就没有翻译给萨尔瓦多听。
    当萨尔瓦多被推到大坑里,他才明白怎么回事,慌忙大声喊叫起来:
    “对了,还有一件事忘记说,请大明皇帝陛下饶命啊……”
    翻译闻言,急忙问道:
    “快说,也许神武皇帝能饶你不死!”
    “马尼拉西北小岛上还有一支军队,他们也是大明人,规模一千左右,首领姓李……”
    翻译顿时一愣,急忙去禀告神武皇帝……
    “陛下,萨尔瓦多说马尼拉附近岛屿还有一支明军,规模一千多人,首领姓李!”
    “马尼拉有一支明军?为何朕不知道?首领姓李?”
    朱慈烺听到马尼拉附近还有一支明军,他也是一愣……
    他确实派夜不收和锦衣卫悄悄进入马尼拉,人数几十人而已,并没有派兵悄悄进入马尼拉,这些人中好像没有姓李的……
    “姓李,莫非是他们……”
    听到首领姓李时,他突然想到一个人,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李定国!
    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变成大西军首领,不对,准确说,应该是李定国接管张献忠麾下。
    由于朱慈烺的穿越,明末历史已经改写,李自成没有建立大顺,张献忠更没有建立大西国。
    李定国曾率领大军占领浙江全境,护国军南下时,他们自知不敌,坐船从台州出海,至此失踪……
    李定国他们出走时,至少有一万多人,远远不止一千多人,若是李定国他们,也许已经控制吕宋多个岛屿……
    朱慈烺越想越不对劲,立即又命人把萨尔瓦多带回来。
    萨尔瓦多从沙堆里被拽出来时,还以为逃过一劫,见到神武皇帝,他急忙趴在地上拼命磕头,求生欲超级强烈。
    “嘭嘭嘭……”
    “多谢大明皇帝陛下,不杀之恩……”
    众将都奇怪的看着萨尔瓦多,他们不认为神武皇帝会放过这个二逼。
    朱慈烺当然不会说放过萨尔瓦多,冷冷看着跪在脚下的前马尼拉总督,他淡淡问道:
    “马尼拉那支军队到底有多人?他们占据多少岛屿?首领有几个?分别叫什么名字?如实回答!”
    萨尔瓦多急忙再次磕头:
    “回禀大明皇帝陛下,那支军队有一千五百人左右,目前占据一座岛屿,我们曾经交过手,他们战斗力很强。
    听说他们原本有一万多人,曾在海上遇到台风,大多数船只沉没,只有一千多人活下来。
    可能是迷路了,最后来到吕宋岛,西班牙不会允许外国军队登陆吕宋,我们大战两天,最终没有击退他们。
    如果西班牙调动在亚洲的所有兵力,能灭掉他们,考虑到无法承受巨大损失,只能无奈允许他们存在。
    听说他们有三位首领,具体名字不知道,只知道老大姓李,老二姓刘,老三姓什么忘记了!”
    萨尔瓦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告诉神武皇帝……
    朱慈烺听他说完,感觉更像李定国他们。
    张献忠有四个义子,他没有死之前,老大孙可望被明军射杀,只剩下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兄弟。
    现在马尼拉的三位首领,老大姓李,老二姓刘,虽然不知道具体名字,很有可能是李定国和刘文秀。
    通过情报,朱慈烺知道,李定国他们出海时,总兵力有五万多人,有些人不愿意离开本土。
    李定国并未勉强他们,最后带着一万多老营离开,留下那些人各自回乡了,朱慈烺还给他们分了土地。
    一万多人遇到台风损失近万,李定国还不如带着他们归顺,也不至于损失万人。
    朱慈烺闻言,心里还有些感慨。
    南明时,抗清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原来的流寇大军,他们基本都坚持到最后。
    南明朝廷只知内斗,抗击建奴成绩却一塌糊涂。
    他们最初加封反贼吴三桂,史可法和马士英妄想连虏灭寇,可建奴却给他们当头一棒。
    在全国到处屠城,并南下攻打南明,先是江阴八十一日,又是扬州十日,南京主动开城投降。
    如果说南明小朝廷官员,谁最具战略眼光,堵胤锡绝对第一人。
    为了汉家江山社稷,他早就提出建议,放下恩怨一致对外,联寇抗清,把建奴赶出关外,却遭到南明所有官员强烈反对。
    在建奴过江,灭掉朱由崧之后,才算真正开始连寇抗虏,把李自成麾下编为忠贞营,变成南明一支强军。
    可南明很多官员依然看不起农民军,何腾蛟处处为难忠贞营,不给他们发军饷和补给。
    他们败退到夔东,变成夔东十三家,也是南明在本土最后一支明军,直到战死。
    李定国也是扛着永历朝往前走,若不郑森有私心,他们两军联合,加上各地反水,南明绝对能守住江南半壁江山,可惜……
    虽然如此,但并不能责怪郑森,他父亲已经投靠建奴,郑森不和父亲狼狈为奸,坚决抗虏,败退后收复台湾,名扬千古……
    若说起真正抗击建奴的功绩,李定国战绩让郑森望尘莫及,但李定国在历史上仅仅一笔带过……
    说到流寇时,站在大明朝廷角度上看,流寇都该死,若不是他们推翻大明,建奴绝对无法捡漏。
    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没有饭吃才造反,难道他们有错吗?
    朱慈烺知道历史上的李定国,早就想收复他,希望他们能为大明开疆拓土,可李定国却神秘失踪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