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西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关西七卫,是明朝在嘉峪关以西册封的七个羁縻卫所。</P>
    又称西北七卫和蒙古七卫,分别是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卫。</P>
    后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嘉靖以后被吐鲁番汗国吞并。</P>
    关西七卫的册封,是明朝消除元朝残余势力的背景下进行的。</P>
    明朝建立时,吐蕃、西北、大漠、东北、云南,都还控制在元朝残余势力的手中。</P>
    朱元璋不断出兵进攻北元,同时派遣使者到吐蕃、东北和西北进行招谕,使得蒙古基本退回了大漠地区。</P>
    在西北地区,也是蒙古势力最强的地区之一。</P>
    除了北元扩廓帖木儿占据西北之外,还有东察合台汗国称雄西域,各蒙古王公贵族占据河西走廊。</P>
    洪武四年,徐达、李文忠在甘肃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P>
    随后徐达、李文忠、赵庸、冯胜、傅友德等,又不断在西北击败北元残余势力。</P>
    明朝的势力范围,也发展到了嘉峪关一带,之后设置了甘州、肃州等卫。</P>
    然而,正当明朝以为勒名燕然即将实现时,军队却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失利。</P>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遣徐达、李文忠、冯胜各率五万骑兵,三路出兵进攻北元。</P>
    此次出征,徐达的中路军遭到了扩廓帖木儿和贺宗哲的围攻,大军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兵。</P>
    而西路和东路却得到了胜利,但是收获却很少,经过这次失利后,朱元璋认为蒙古难以一时平定。</P>
    于是将战略从进攻转而防守,命令大军驻扎在长城以南,修建城池,加强边防。</P>
    同时对西北的蒙古王公们,也采取招抚的政策。</P>
    嘉峪关以西,察合台汗国以东,盘踞着许多蒙古势力。</P>
    发展到明朝,这一带的蒙古王公,基本都是出伯的后代。</P>
    该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农耕荒芜,居民稀少,不利于大军驻守。</P>
    于是明朝在嘉峪关以西,册封了七个羁縻卫所,哈密卫是在永乐年间册封。</P>
    卫所的各级官职,如都督、指挥、千百户等,都册封给其原本的蒙古贵族,并且允许其世袭。</P>
    关西七卫的册封,将河西和西域部分地区,纳入了明朝的势力范围,有利于阻断蒙古本部和察合台汗国的联系。</P>
    虽然明朝并未在关西七卫驻军,但关西七卫均隶属于明朝。</P>
    有了关西七卫,明朝则可以集中精力对付瓦剌和鞑靼,减轻了边防压力。</P>
    关西七卫有时还能帮助明军作战,赤斤蒙古卫在正统初年,曾与蒙古脱欢帖木儿、猛哥不花作战,并取得胜利。</P>
    成化九年,土鲁番入侵哈密,遣使约赤斤蒙古卫一起反叛。</P>
    结果赤斤蒙古杀其使者,以其书来献。</P>
    在明朝收复哈密的过程中,赤斤蒙古和罕东都曾出兵。</P>
    在关西七卫中,哈密卫的作用最为重要。</P>
    哈密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北,是中原通往西域、中亚、西亚的路上交通枢纽。</P>
    当时西域和中亚的国家和明朝进行朝贡贸易,其中转站就在哈密卫,也就是丝绸之路。</P>
    关西七卫也是当时主要的产马地之一。</P>
    明朝为了得到关西地区的马匹,开放了边疆贸易,进行了互市。</P>
    当然民间走私贸易比政府控制的贸易频繁得多。茶马贸易是两地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P>
    除了贸易之外,明朝还对关西七卫进行经济援助,以增强其力量。</P>
    如其沙州卫适合农业发展,于是明朝时常为其提供谷种。</P>
    明朝十分重视对关西七卫的经营,但是始终采取以夷制夷的手段。</P>
    明朝设法分化其势力,使其相互牵制,相互混战,明朝则按兵不动,坐观其斗。</P>
    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思想,使得关西七卫的力量,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