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左懋庚喜滋滋离开乾清宫,此时他感觉自己就是大明历史上最幸福的户部尚书。</P>
想起崇祯朝几个苦逼户部尚书,左懋庚又感到万分庆幸。</P>
如果没有皇太子监国,现在大明会烂到什么程度,他想想都感到后怕。</P>
崇祯皇帝今年才三十五岁左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再干二十年不成任何问题。</P>
二十年对大明万万子民来说,那将会是二十多年饿肚子的煎熬,神武皇帝横空出世,真乃大明万万子民之福!</P>
当然,左懋庚并不会知道,如果不是皇太子监国,大明在崇祯十七年就亡国了。</P>
出了乾清宫,左懋庚在门前看到一个熟人,南直隶锦衣卫指挥使高文采。</P>
南京本来只有指挥佥事,并没有设置锦衣卫指挥使。</P>
朱慈烺为了彻底掌控江南,才在南京设置锦衣卫指挥使,高文采和李若琏分别坐镇南北。</P>
二人见面,并未多聊,相互拱手一笑而过。</P>
……</P>
“坐吧!”</P>
见完毕,朱慈烺微笑指指一旁锦凳,高文采谢座后,在朱慈烺对面落座!</P>
朱慈烺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问道:</P>
“最近一段时间,江南如何?来往大明的洋人都守规矩吗?”</P>
“回禀陛下,江南非常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洋人并未对大明朝廷做出不敬之事,只是……”</P>
高文采说到这里,忍了一下,似乎有些欲言又止。</P>
朱慈烺眉头皱了皱:</P>
“有话只管说,你们就是朕的耳目,在朕面前要如实讲话。”</P>
“遵旨”</P>
“陛下,微臣想问一下,洋人在大明传教,是否有违大明律法?还有就是烟土方面问题。”</P>
朱慈烺听到这两件事,脸色渐渐变得冰冷起来。</P>
洋人传教的事,他倒是知道一些,那些人只信主,而不信祖宗,加入基督教后,他们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要了,这个是一种悲哀。</P>
可是烟土现在能存在什么问题呢,烟土是他用来出口的,难道南方大明子民开始吸食烟土烟?</P>
“高文采,告诉朕,烟土到底怎么回事?”</P>
高文采拱手回禀:</P>
“陛下,现在很多士绅财主和王公贵族都有吸食烟土的习惯,南方已经有烟馆出现,微臣感觉这不是个好兆头。”</P>
“什么?”</P>
朱慈烺大吃一惊,一下从龙椅上跳起来。</P>
他知道东掳执政时期,英国人不但利用烟土让华夏白银大量流失。</P>
还让大部分国民都迷失在烟土幻境中不能自拔,给我华夏民族造成严重的伤害。</P>
朱慈烺没有想到,明末已经有烟土问题发生,这个东西对华夏的危害实在太大,为了禁止烟土,甚至发生了鸦片战争。</P>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东掳政权和列强签署一系列辱国条约,让华夏蒙受百年耻辱。</P>
华夏整个的近代历史,烟土都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P>
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烟土开始慢慢的在我国的土地上流行开来。</P>
在当时,尤其是在清朝的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几乎每一个城镇都会有多家烟馆。</P>
在烟馆里经常可以看到随地蹲坐,或者是躺在榻上吞云吐雾的普通人。</P>
这种制作工艺非常低劣,却极易让人上瘾的东西,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意志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P>
可以说清朝的灭亡与烟土之间,也是有着很多剪不断的关系。</P>
为了了解烟土和大明的关系,朱慈烺悄悄和系统交流几句:</P>
“系统,给我查一下,看看明末有没有出现烟土。”</P>
“叮,资料已经放在系统仓库,华夏很早已经有烟土存在,都是藩国进贡物品……”</P>
朱由检悄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