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再见陈南枝(求追读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谢玉急中生智,马上抚掌喝彩,“好诗!好诗啊!”
    “文字确实颇有韵味,但其中含义......”陈瑞有点儿摸不准。
    老实说,这两句分开单独看,每一句都很不错,但合在一起他就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了。
    “诸位请听我说。”
    谢玉开始解释,“这诗讲的是一位少时离家之人待年老之时拖着病体回到故乡,可此时故乡已无人认识他。此时却有人上门拜访,他便骤然回光返照坐起问对方是从何处来,他的笑是洒脱的笑,是期待的笑!他在期待能从对方口中听到自己儿时熟悉的人和事,这首诗虽没有直白的写思乡,实则句句皆有对家乡的思念!”
    一口气编出如此多的谎话,饶是以谢玉的深厚内力也不免大喘特喘。
    况且他为人君子,过去几乎从未说谎,此时此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谎...他有点儿遭不太住。
    “思乡之情......”
    陈瑞低头品味半晌,越琢磨越觉得对。
    “果真如独孤兄所言!字里行间皆无思乡,可句句皆在念思乡!大才!贤弟大才呐!”
    陈瑞看吴理的眼神热的发烫。
    有一说一,他确实也喜欢诗词歌赋。
    “独孤贤弟!孤这样称呼可否?”
    “陈兄请便。”
    “好好好!今日与独孤贤弟相识,当浮一大白!”
    陈瑞大喜,猛灌三杯酒,尔后热切道:“贤弟可还有佳作?如此佳作若流传千古,也好让孤等沾一沾光彩文气!”
    吴理心说这诗真传到后世,怕要被编排死吧。
    老实说,他觉得这首诗不太对劲,好像不是同一首里面的,但似乎又没什么问题,他脱口就背出来了。
    “别说,还真有。”
    “请速速道来!”
    看着吴理跟陈瑞聊的火热,谢玉表情一苦,眼巴巴瞅着吴理,希望这位北国殿下能当回人子。
    但很可惜,吴理从不当人子。
    “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
    “啊?”
    陈瑞懵了。
    独孤陌也懵了。
    其他所有人都懵了。
    谢玉则嘴里发苦,他感觉自己今天就不该来!
    “此诗...此诗......”
    陈瑞面露迟疑。
    虽然他们梁国玩的花,但没想到北盛玩的也不差!
    最关键是他们梁国只是暗地里这么玩儿,你们北国倒好,居然直接说出来了!
    果真光明磊落!
    但仔细想想,这位独孤理殿下文采斐然,应当不会如此粗鄙艳俗...可能是他们涩眼看人黄?其实理解错啦?
    于是众人下意识侧头看向谢玉。
    谢玉哀叹一声,但还是站了出来,“...其实...其实...其实独孤殿下此诗写的是一种对边塞将军的美好期许。
    “北国与胡人接壤多战事,自古大将戍边回京,北国皇帝为了解前线战事,便急宣大将入宫奏对,因关心国事,大将来不及卸甲便与皇帝秉烛夜谈,待困乏后干脆抵足而眠,此也是为君者为了安大将之心的爱才之举。”
    陈瑞出声,“那这‘芙蓉帐暖度春宵’......”
    谢玉脸色更苦,他努力思考该怎么接着编。
    “胡人放牧为生逐草而居,马匹羔羊等牲畜度过寒冬之后颇为瘦弱,因此早春乃盛国最适合出兵北上之时机。
    “皇帝听将军如此请战说明,便感慨自己身居京城睡着温暖的床铺,将士们却要在前线草原冒着早春严寒辛苦戍边,心中不由生怜罢了。
    “后两句则是多年后大将已不在,皇帝再次面对胡人犯边之时新生感慨,若当年戍边大将仍在,胡人怎敢犯边?那皇帝就能高枕无忧,便是连早朝都不需要了。
    “独孤殿下此诗有两层含义,表层乃写君臣和睦,内层则是皇帝忧国忧民与怀念大将之心,实则抒发了求贤若渴之意!”
    谢玉编的自己都快信了。
    而陈瑞很显然就信了。
    他死死抓紧吴理的手,热泪盈眶,“贤弟!孤懂你!孤懂你啊!”
    吴理一脸懵,“啊?”
    孽畜!你又懂什么了?
    “唉...不谈了,来!喝酒!”陈瑞显然不想聊吴理的伤心事,所以干脆转移话题。
    这两首诗,他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明白吴理的心!
    前一首表明了思乡之情,后一首则是站在君王的角度忧国忧民!
    可此时他一北国皇子却来南国为质,从此恐再无回国之日!家乡啊...从此便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
    而忧国忧民...他再是忧国忧民,又能怎么办呢?
    那诗中的惆怅,他陈瑞感同身受啊!
    他此刻难道不也是因为父皇迟迟不立太子才忧伤的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