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院带研究生呢。不过人家还是乐衷于写代码,李一杲和王禹翔可没少受他点拨,跟他身边的博士们也混得挺熟。这次李一杲决定搞AI芯片,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和花子牛师叔都给他推荐了不少得力干将。
王禹翔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笑意:“有,而且还不少呢,几个核心的我都聊过了,确认很快就能到位。我跟他们合计着,已经列了个人员清单,我发你看看。”
说着,王禹翔就把人员清单发给了李一杲。李一杲拿着手机,一边滑动屏幕一边点头,心里盘算着这班子人马能不能撑起滴水岩的AI芯片大旗。
王禹翔发来的人员配置清单详尽细致:芯片设计工程师20人,专攻SOC的逻辑设计、整体架构设计、数字芯片设计等,堪称芯片开发的基石;硬件工程师15人,肩负硬件设计的重任,从PCB布局到高速接口设计,无一不包;软件工程师20人,则负责打造和维护芯片的软件生态系统,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调试工具等一应俱全;验证工程师10人,他们像是芯片界的“质检员”,确保硬件和软件设计严丝合缝,功能性能双达标;测试工程师10人,对芯片进行全方位“体检”,功能、性能、可靠性,一个都不能少;算法工程师10人,专注于AI算法的优化与适配,让算法在芯片上如鱼得水,高效运行;项目经理和协调人员5人,他们是项目的“指挥官”,规划、协调、进度控制,确保项目稳步前行;安全专家5人,为算法和模型筑起铜墙铁壁,加密、访问控制,守护信息安全;质量保证团队5人,则是整个开发流程的“守门员”,确保最终产品质优价廉。
李一杲浏览完清单,不禁叹了口气。想想滴水岩公司,如今不过十几人的小团队,却每月操持着几十亿的生意,工资开销相比之下简直微不足道。而今这AI芯片开发团队,人数众多,工资待遇更是可观,一对比,心里那叫一个疼啊。他不禁犯嘀咕,荣贵君投进来的这笔钱,到底能不能打出个水漂来?
王禹翔发来的文件里,除了人员列表,还有设备的配置计划和预算资金。高性能计算资源——高性能服务器,那是大规模数据处理和AI模型训练的“利器”,即便选用国产GPU/TPU,每台服务器成本也高达百万,100台配置下来,那就是1亿元的大手笔。开发工具和软件,如JupyterNotebook、PyCharm等,有免费或商业版本可选,费用相对较低,可以忽略不计。TensorFlow等AI框架的企业版高级功能,虽需付费,但一年百来万也还算承受得起。然而,EDA工具的费用却让人咋舌,企业版或高级功能,一年没有3000万元下不来。还有仿真和验证工具,每年1000万元的费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版图设计和制造设备虽然费用不菲,但此处暂且按下不表。测试设备,逻辑分析器、自动测试设备等,七七八八加起来,1000万的投入是跑不掉的,每年维护费用还得500万元打底。
要把AI软件塞进AI芯片里,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涉及的领域广得跟大海似的,复杂得跟迷宫一样。王禹翔在他的真脑项目蓝图里,团队就挑了个大梁,专攻最核心的部分。其中,编译器开发与优化,那可是重中之重,相当于整个项目的命脉。你想啊,软件是用高级语言写的,芯片呢,它只认机器码。编译器,就是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负责把AI算法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翻译成芯片能听懂的“大白话”。这一步,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当然,除了这个,还有其他一些核心环节,也是项目团队得亲力亲为的。比如芯片架构设计,还有给AI芯片量身定做的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RTOS)、嵌入式操作系统(OS)这些。这部分国家已经给定了规矩,统一了标准,项目团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稍微调整调整,让它更贴合自己的项目。
至于剩下的,像核心算法怎么在硬件上实现、系统集成后的验证、功耗和热管理的精细调控、硬件安全的铜墙铁壁加上加密技术,还有SDK的开发,这些都得靠咱们自己的团队来搞定,这样才能保证芯片的性能杠杠的。真脑项目组就盯着这些核心活儿干,其他的,特别是生产环节,那是一点都不沾边,全靠第三方合作来搞定。所以,这投资看起来才“不大”,要是从研发到生产全都自己包圆儿,那可不是几个亿能打发得了的,上千亿估计都未必够。
王禹翔见李一杲边看边嘴唇直哆嗦,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师兄,花钱的事儿,至于这么紧张吗?这加起来还不到三个亿呢,你有十个亿傍身,怕啥?”
李一杲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脸认真地说:“小师弟,兜里的钱再多,也得装装样子哆嗦几下,这样才能显得我花这钱是真的心疼啊。不然,怎么显得我是下了狠心,割肉投资的呢?”
李一杲虽然哆嗦得跟筛子似的,但批准王禹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