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一定正确。她明白,任何观点都有其局限性,就连自己老师的观点也不例外。在林湉湉和大家的讨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自由发言的环节。但当张金枇引出自己老师的观点和定义时,这就像是树立了一个“标准”。不管这个标准是否准确,大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推翻这个标准,用更有力的证据来建立新的标准;要么就围绕这个“标准”,构建一套验证体系,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很多人可能不太懂这种逻辑,只会简单附和,而能稍微举例说明标准适用情况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张金枇之所以抛出一个“标准”供大家讨论,是因为在公司里,每个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都有道理。但一旦确定了一个方案,大家就必须齐心协力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如果这时还有人坚持反对公司采纳的方案,那显然这样的人是不适合被录用的。
林湉湉、卜冰晶、黄颖三人还在为自己在讨论中的表现得到认可而高兴,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刚刚经历了一场险象环生的考验。在张金枇的评估中,她们有幸有惊无险地过了这一关。
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张金枇对大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看了看时间,她适时地结束了讨论,让大家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完成手头的任务。
林湉湉坐回电脑前,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她微微一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不一会儿就给那位应届研究生的感谢信写完了。感谢信写得情真意切,连她自己都被感动了。她点击提交任务审核,然后继续投入到第四封感谢信的撰写中。
在这个无问七子团队里,张金枇是唯一一个,完全领悟了无问僧的人资管理理论与实践精髓的弟子。然而,在过往的职场生涯中,她总是遇到阻碍,不是老板觉得成本太高,就是觉得流程繁琐。这次在滴水岩影画舫公司得以全面实践,起初她也有些惴惴不安,特别担心赵不琼会反对。但出乎意料的是,赵不琼不仅全力支持,还贡献了不少金点子,进一步完善了这套人性化的人资管理体系。比如给未录取的应聘者写感谢信这个点子,就是赵不琼提供的,她还给出了好几个精彩的模板。
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张金枇拿起手机拨通电话,通知那个在总评分中脱颖而出的第一名应聘者,邀请她明天来公司参加复试。她始终贯彻着一个原则:只要大家在综合评定中给出第一名,无论自己是否有更合适的人选倾向,都必须给予第一名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个原则来源于无问僧曾讲述的一个真实案例:“当年我在BJ一家企业担任老总时,采用了两轮游戏的方式测试应聘者。其中有一个应聘者的反应速度竟然达到了惊人的0.25秒!尽管她的性格和品德评价并不高,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她的总分依然排名第一。最终,我决定录取她,给予她与其他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她的表现确实不俗,在公司的业绩一马当先,长期稳居榜首。”
张金枇知道,凡是这种故事,必定有“后来”的情节,她好奇地问:“后来呢?”
无问僧笑道:“后来啊,你应该能猜到,后来她投奔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成了我们的心腹大患。那我问你,你认为我当初到底是否应该录取她呢?”
张金枇记得自己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当然不应该录取她啊!”然而,无问僧却坚定地告诉她:“错!必须录取!”面对她的困惑,无问僧解释道:“当一个原则确定之后,你就不应该在原则执行期间违背它,否则原则就不再是值得遵守的原则。”当她进一步追问“那万一原则有问题呢?”时,无问僧的答案是:“事后检讨,然后找出原因,确定原因没问题后做检验。如果需要调整原则,那就调整后再按照新的原则执行。”
那新的原则到底是什么呢?这其实因地制宜,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企业可能会选择调整评估标准,也有的企业可能直接一票否决不录取某位应聘者,但张金枇了解无问僧的作风,他知道无问僧绝不会轻易改变原则,而是会在日后将竞争对手的公司逼得喘不过气,把那些从他手里挖走的人才视为“祸根”而辞退。不过,这种心狠手辣的做法,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更不会是张金枇的选择了。
接到张金枇复试通知的那位第一名的女生并不知道,她只是上午面试的佼佼者,而张金枇对应聘者的评分还在不断变动中。明天当她来到公司时,总分可能已经被其他人超越,在复试名单中,名次或许垫底。但即便她的排名垫底,也不影响她获得复试的资格,这就是张金枇现在的原则。
此时,在滴水岩影画舫公司的办公大堂里,三名应聘者正忙着各自的事情。林湉湉已经完成了七封感谢信,越写越有感觉,她仿佛能感受到收信人阅读感谢信时的各种心情变化。在写第七封信时,她甚至贴心地为应聘者提供了根据面试结果,选择新公司面试的建议。林湉湉思绪如泉涌,写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