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送名来你送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宣璠回到自己府宅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府邸的管家急忙安排人将辎车牵走,给马喂料,后小心翼翼的道:“家公,有两位贵人送上名刺,来拜会家公,我言家公有事未归,他们执意在府外等,我觉得失礼,安排他们到偏厅去了。”
    宣璠此刻,心情依旧低落,心中憋闷。
    他没好气的问了一句:“是何人?”
    管家急忙递上了刘翊的名刺。
    宣璠打开名刺,看到上面写着“羽林郎”三字,翻了翻白眼,颇为不屑。
    羽林郎算个屁,也来拜府?
    现在这世道,这些人心里都没个逼数吗?不看看自己的身份?
    不过,名刺后面的“东莱刘氏”四字,倒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沉吟片刻,说道:
    “既是通儒高门之后,吾当相见,可在正堂煮茶相待。”
    管家闻言,匆忙去了。
    ……
    ……
    宣璠更衣后,来到正厅,看到了等候在这里的刘翊和李典。
    待见到二人后,宣璠心中的第一反应是……怎这般年少?
    刘翊当即施礼:“羽林郎刘翊,见过光禄勋!”
    宣璠回过神,道:“不必多礼,这又不是在官署中,汝出身通儒之家,足可为吾后辈也。”
    汉朝的士人,特别是大儒,名士之家,彼此通好,极重出身。
    似宣璠这眼高于顶的九卿之一,面对名士之家的后辈,也会主动亲善。
    要知道,刘翊的曾祖刘丕,号称“通儒”,东莱刘氏在青州的士林之中,极有威望。
    汉朝士林中能被尊为“通儒”的没有几个,最近的一个是名臣刘宽,然后就属刘丕了。
    面对宣璠的私情示好,刘翊却没接他那岔。
    “光禄勋,末吏今日拜府,是为了公事,不敢以私忘公,焉能以晚辈自居。”
    “公事?呵呵……”
    宣璠听到这,颇为心伤。
    一个小小的羽林郎,到他九卿这,能有屁大的公事?
    说白了,还是对方自持士林身份,不屑与他有私交。
    想不到,自己的名声,竟已经臭到了这个地步,连一个士族的黄毛小子,竟也不愿接自己的示好。
    宣璠的脸瞬间冷了下来。
    “既是公事,明日自去官署寻我禀明,来我府宅何干?送客!”
    说罢,一甩大袖,转身就走。
    刘翊有点懵。
    有病吧!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啊?我好像也没说什么吧?
    宣璠还没走出五步,就听刘翊突然喊道:
    “宣卿,这些年,你可过的心安吗?”
    宣璠猛然站住脚步,恼羞成怒的看向刘翊。
    “竖子!好大的胆子,你叫老夫什么?!‘卿’字也是你叫的……”
    转过头时,宣璠却看到刘翊手中紧捏着一份绣着黄底花纹的绢帛!
    身为九卿,宣璠自然认得,刘翊手中的绢帛乃是特供于天子修诏使用的,等闲不予外人!
    就算是如今政令皆出于尚书台,但尚书台所用的绢帛也不是这般样式。
    宣璠一脸疑惑,却听刘翊扬声道:
    “光禄勋,吾代天子来此问话!卿何不言?”
    宣璠的心弦一颤。
    他明白,刘翊不可能矫诏来此找他的乐子,这小儿娃承担不起后果!
    便见宣璠双手环抱,长施一礼。
    “回禀陛下!臣……这四年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无一日不在自责啊……陛下!”
    刘翊继续道:“宣卿,朕问你,收捕袁氏,持节拜董,你可曾后悔?”
    听到这,宣璠今日在尚书台,为淳于嘉,杨彪等三公九卿排挤的场景瞬间涌入脑海……
    他泪流满面。
    “臣、臣悔不当初啊……陛下!”
    “可是臣,臣当年之所为,也不过是时势所逼,其时董卓势大,为祸朝纲,臣不过是假意屈从,以图后进!王子师当年不也是如此吗?”
    “群臣当年不也如此吗?!”
    “董卓活着时,他们哪个敢与董贼当面对抗,直陈其罪!”
    “不都是等董贼死后,方才一个个站出来,叙尽大义!”
    “可他们自己屈从董卓无罪,凭什么偏偏要怪臣屈贼呢?”
    “臣不明白,他们有什么资格指责臣……有什么资格!!”
    宣璠一开始只是在回答“天子之问”,但后来逐渐变成了发泄。
    也难怪,身为一个人士人,用以安身立命的东西被他弄丢了,他现在还能够活蹦乱跳的站在这里回话而没去跳楼自杀,只能说明他心理素质还算刚强。
    刘翊暗道我就需要这样的你!
    一个已经无路可走之人,当自己提供给他一条可以重振旗鼓的康庄大道时,你觉得他会怎么做呢?
    “光禄勋,末吏得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