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观想平天灾(8000字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演,但他波澜不惊,只是有些唏嘘感慨。
    这些小动物里面,甚至有少部分曾经过来膜拜自己的,也一起曾经沐浴过月光。
    奈何生死循环,世事无常,转眼之间就化为焦炭,只能说生死皆在一线之间。
    但这样的山火对于动物来说,更准确点,对于整座山脉的生态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这场山火里面,恐怕除了叶秦,没有生物能够幸免。
    对于生死的理解,叶秦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
    老天有时候也是无情的,它并不是针对任何生物,只是万物皆有自己的宿命。
    由开始走向灭亡,往往也只是瞬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会先到来。
    叶秦本不欲插手,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皆应一视同仁。
    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此话的意义便是上天公平,不论万事万物,皆都平等对待。
    叶秦也不愿意插手这种事情,因为毫无因果牵扯。
    奈何这场山火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生物,还有他自己。
    自身的修炼进度也会因为这场山火而乱。
    叶秦固然可以一走了之,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修炼就是。
    但是洞穴内的白骨又该何去何从,难道真的要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
    “我因白骨而踏入修炼,如果任由它被火焰吞噬,恐怕对修炼无益。”
    蛇信在大火的映照下,似乎变得更加红了,蛇瞳也变成了一道笔直的竖线,烙印着不远处的火光。
    叶秦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的本源观想物被大火燃烧殆尽,所以必须要做些什么。
    “只可惜我没有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的神通,不能够成蛟化龙,扑灭这场大火。”
    如果能力能够再强大一点,也许就说不定了。
    叶秦仰望着天空,“若是此时能够来一场大雨就好了,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么.”
    阳光灿烂,白云悠悠,不见半点要下雨的征兆。
    看着天边微薄的云层,此刻叶秦脑海里却是有灵光闪过。
    回想起先前种种,记得第一次雷劫降临,正好是在他突破第二境界,观想月亮之后。
    “或许……此法可行?”
    “以观想引雷劫,而灭火!”
    想到这里,叶秦似乎有所明悟,不再犹豫,立马调转方向。
    回到自己的山头之后,便盘旋在石头上,半个身体直立起来,明显是准备观想的状态!
    大火虽然还没烧过来,但是小动物们已经敏锐察觉到了什么,纷纷从洞穴中跑出,朝着山下而去,渐渐汇聚成一股颜色各异的河流。
    有些生物灰头土脸,皮毛都被烧焦了大半,明显是从隔壁山头火海里面,勉强捡回一条性命的。
    但是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多,大部分的生物都葬身在了火海当中。
    随着大火蔓延,这些动物也要疲于奔命,跑到山火烧不到的地方为止,
    飞禽类的很走运,但是对于这些走兽来说,很难跑得过熊熊燃烧的大火。
    看着远处的火光,一切景物都淹没在浓烟当中,叶秦的心态渐渐陷入了平和,再度恢复成之前无悲无喜的模样。
    山火吞噬了太多生命,若是选择观想山火,恐怕容易心生戾气还有怨气,对于叶秦修炼无益,而且他也不想观想火焰。
    虽然现在情况紧急,但他也不会随便找一个观想物糊弄自己,糊弄上苍,这是对修道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叶秦仰头望着天空,太阳的话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他已经观想了月亮,按理来说,现在也可以观想太阳了。
    但是先前就已经说过,太阳光辉太过炙热,力量也无比霸道,容易灼伤自身,叶秦想有绝对的把握,再去观想太阳。
    “但若是观想……它呢?”
    “威力无穷,且至刚至阳!”
    念及此,叶秦似乎有了什么想法,心中很是意动,罕见的竟然略有激动起来。
    “既然如此的话,那第一步可以观想“云”,!”
    综合他的想法,与目前情况来看,观云是最为合适的。
    叶秦找到一处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此时的山火还没有蔓延过来,留给他观想的时间已经足够。
    他摒除自身杂念,仿佛化作一方青石,看着头顶微薄的云层,陷入了沉思当中。
    晴空万里,云层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稀薄。
    如果忽略掉山火熊熊燃烧的场景。
    蓝天之下,那一抹悠然的白云,飘荡在苍穹下,景色看起来倒也不错。
    山林间所有动物都在疲于奔命,想要从火海中逃生,唯有叶秦这里一片平静,仿佛自成小天地。
    白云亘古悠悠,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它的身影。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相比于日月星辰的耀眼,并且广为人知,它看起来似乎不起眼,却又好像无处不在,从古至今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人会识云观天象,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绘制天气云图。
    云象又做气象。
    早在尧帝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
    华夏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经有风、雨、雪、云、虹、雷等天气现象,由此可见最早的人类,对于天气无比重视。
    甚至还会还利用占卜来预测天气信息,而天气又和云层息息相关。
    从秦代到汉代,不难找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记录云图的图谱。
    《汉书艺文志》中有《国章观霓云雨》,宋代典籍中有《日月晕珥云气图占》,西汉早期的《四神云气图》等等。
    在《占云气篇》更是有详细记载:“天地相感,阴阳相薄,谓之气,久积而成云,皆物形于下而气应于上……”
    由此可见可见“云”是由“气”累积而成,而“气”则是由“人”而生,因此人聚而生气,气积而成云。
    叶秦观想白云,何尝不是观想另外一种“气”,也正好符合第三境界“天地炼气。
    不知从何时开始,叶秦头顶飘来一抹白云,在地上投落下一片小小的阴影,并且为之驻足
    冥冥之中,像是有根看不见的丝线,将叶秦和头顶的白云联系在一起。
    山风不停的吹动,这抹小小的云却没有过任何变化。
    然而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周围的云都在不断朝着它靠拢而来,随后越聚越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