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说实话也不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秦兰和陆钏还没分手,在一块吃饭。
    见他怒不可遏,怕他气出病来,秦兰劝道:“也许存在误会,只是个偶然,我帮你问问。”
    闻言,陆钏更怒了:“你问什么,你要问什么?他这是给我泼黑水啊,你看看黑我的人,你要去哪里问,你要问哪里,你要问上床是吧?”
    秦兰当即脸色变得铁青,怒视着他:“陆钏,你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
    陆钏讷讷道:“你想什么我不清楚吗,你曾经不也跟他走得近吗!多少年了,逢年过节不断联系,我电影也失败了,你敢说自己没小心思?”
    “陆钏你真不是东西!”秦兰生气,主要是伤心:“我算是看明白了,就和一些人说的一样,你这种小文青,在自己圈子发烂发臭,你但凡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你看看你说是人话吗,办的是人事吗?”
    “为了你所谓的历史质感自然光,我们凌晨三点化好妆,直接把我的免疫系统弄得紊乱。为了饰演吕雉增肥15斤,全程素颜,付出这么多,你在后期剪辑,把我戏份大幅删减,角色碎的不成样子。”
    “是你在电影宣传期间,还不忘和张静楚讨论剧本,你算什么男人!”
    两人爆发了激烈争吵。
    撕破脸了。
    过往秦兰在忍耐,现在彻底死了心,确定陆钏不仅无能而且无德。
    嘴里都是艺术,心里都是自己的利益,自私的可怕。
    见到秦兰收拾东西离开,陆钏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
    各种压力叠加在一块。
    以往电影失利也就罢了,以他的资历,沉淀几年依然有戏拍。
    但随着《1937》上映,一波舆论打下来,错误不在观众,也不在题材,全成了他菜,要是坐实了,这是要撅了他的饭碗。
    以往和影视公司和媒体,随便PUA观众,这条路要断了。
    “不,我决不能坐以待毙。”
    陆钏的接受《南方周末》专访,强调道:“某些人喜欢翻旧账,用狭隘民族主义绑架艺术,《南京!南京!》的勇气在于突破二元对立!”
    夜里三点。
    陆钏发了条微博长文,《一个导演的十年孤独》:“《南京!南京!》让我失去很多,但艺术家必须坚持孤独,必须坚持自我表达,不能被强酸性电影随意腐蚀。
    一早。
    老胡发文为他说话:“陆钏是十几年前商业电影初创期,最早接触商业创作的导演,99年编剧《黑洞》引发关注,自编自导的《寻枪》一鸣惊人,又是自编自导的《可可西里》斩获华表、金鸡、金马三大奖。”
    “这是一位新锐导演,有‘新生代叙事实验者’、‘才子导演”、“影像诗人”之称,他还是北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电影有着深刻人文关怀和艺术风格。”
    “《南京南京》也许存在争议,《王的盛宴》也许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也因此遭到了网友们的狠批。但很明显陆钏导演意识到了争议的存在,也做了回复。”
    “国家培养一个优秀的导演不容易,艺术的探索也难免遇到挫折。”
    “陆钏导演作品没有得到预期,这是电影的商业问题,现在一些网友们又翻出多年前的旧账,指控陆钏电影里‘用心险恶’。”
    “老胡不赞成这样的长期‘追杀’和联想。人都会犯错,艺术应该交给时间来检验,陆钏导演的电影老胡也看过,比如《南京南京》老胡觉得勇气可嘉,老胡自己没有勇气去梳理那段历史,陆钏导演值得肯定。”
    “老胡以及和老胡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很多,观众也是如此,当年大家对《南京南京》评价很好。电影过去了三年多,过去了这么久,舆论的场景发生巨大变化,依然揪着当年的一件事不放,把它当成一块牌子挂在一个人的脖
    子上,随时进行游斗。”
    “大家可以对一部电影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样的风气不应开盒子吓一跳。”
    老胡看准了时机,不能任由蠢货松蜘应付。
    那些东西,只会进一步刺激舆论。
    《1937》舆论转变,这件事背后不可能是自然演化。
    类似的操作,也许网友陌生,但是老胡这样的人不陌生。
    要推翻或者推行、支持某个政策,都有类似的声音冒出来。
    看似有些新闻牛头不对马嘴,但实际上,却是利益相关方的争斗溢出。
    只有利益相关方才会咬着一件事不放,单纯网友参与,都是一波起,然后迅速退潮。
    能形成节奏感的,一定是有某种力量支持。
    按照这个手法,从《1942》再到《南京南京》和陆钏,只是一个试探,后续还有后手。
    现在这个趋势就不太妙,整个电影市场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如果……………蔓延到了其他层面,甚至导致政策出台,后果不堪设想。
    老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