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由木管乐器与弦乐器交替演奏;之后的主题变奏,节奏更加密集、铿锵有力,气氛也更加热烈。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缓悠扬、柔和亲切,作曲家将陕北秧歌《二月里来打过春》的旋律融入其中,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质朴而深情,主题先由双簧管吹奏,大提琴拨弦。
乐曲的第三部分作为结尾,再现了引子部分和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把我们重新带回开场时秧歌“大场”的舞蹈场面,乐队全奏并加入打击乐,在极其热烈的高潮中结束全曲,将人们欢乐激动、喜气洋洋的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
景鑫导演和导演组的众人欣赏完这首春节序曲,不住的点头,大家一致认为,这首《春节序曲》就是为春晚量身打造的!
没有任何犹豫,这首曲子全票通过。
春晚结束曲自然是《难忘今宵》,在前世《难忘今宵》是乔羽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的歌曲,收录于李谷一1996年9月28日发行的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1986年获得中国音乐“晨钟奖”。
198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于是黄一鹤找到了词作家乔羽,希望他能为猪年春晚的结尾曲写一下歌词。
内容要有家人团聚,祖国大团圆,亲人间的骨肉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乔羽把黄一鹤所说的主题思想,在歌词里全体现出来了。
歌词完成后,黄一鹤找来了作曲家王酩谱曲,导演组内部对这首还没彻底完成的歌曲发生了争议。
有人说这曲子写得不太健康,软绵绵的像哀乐一样,但作为总导演的黄一鹤并没被这种声音所左右,与李谷一坚持把这首歌录了下来,这便是《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歌词好、旋律好,再加上春晚平台好,逐渐成为特定场合演唱的歌曲,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青山、绿水、天涯、海角,通俗易懂的歌词和委婉动听的旋律,让歌曲《难忘今宵》成为经典。
在《难忘今宵》的旋律里,我们能看见一种文艺的“通俗易懂”和“简单明了”。
将近四十年纵横春晚的《难忘今宵》,以其浓厚的情感、深厚的底蕴、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
景鑫导演叫李毅写一首春晚的开幕曲时。
李毅在那一瞬间不仅想到了《春节序曲》。
同时也想到《难忘今宵》这首歌。
春晚的舞台上有《春节序曲》,也要有《难忘今宵》。
不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有头有尾,这样才算是一台完整的春晚。
《难忘今宵》自然是秦书言演唱。
歌曲音律舒缓、悠扬,词意亲切、邃远,易于贴近观众的心,易于上口传唱,更具催动情感的张力和渗透力。
既道出了盛筵将散,深情告别时的真挚祝福,又表达了对来年再相会的无限期盼和良好祝愿。
同时配上秦书言一叹声轻柔的唱法,使得歌曲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这首歌,也得到导演组的一致好评。
《难忘今宵》作为春晚的结束曲再合适不过。
“景导,既然春晚的开场曲和结束曲都有了,我说相声这事是不是也能定下来了?”
景鑫斜睨了李毅一眼,他有点搞不懂李毅为什么对演小品说相声这么有执念。
觉得唱歌没挑战了,想换个方向发展?
很有可能。
不过他还是不能答应。
“我时和你说的是考虑考虑,又没说考虑让你说相声。”
“我说的考虑是让书言演唱春晚的结束曲。”
“啊……!”李毅一脸愤愤之色,“您这不是套路我嘛。”
景鑫露出了老狐狸般的笑声,“是你自己没搞清楚,还怪我?”
“分明是您套路我!书言本来就收到了节目组的邀请,您这总不能便宜都占了,让我一个晚辈吃亏吧?”
景鑫蹙眉,笑问道:“那你小子想怎么样?”
李毅将景鑫按在了椅子上,眼中闪过一抹坏笑:“要不您再欣赏一只舞蹈,毕竟有歌有舞才叫过年嘛。”
景鑫诧异的哦了一声,“你小子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您看看就知道了。”
景鑫点了点头:“既然这小子这样说了,那大家就再看看吧。”
春晚导演组的众人,闻言也纷纷落座。
李毅走上舞台,扮演起来主持人的角色。
“下面有请各位领导欣赏,听风传媒歌舞团带来的舞蹈作品《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原名《唐俑》。
前世,曾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
《唐宫夜宴》创作灵感来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