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一个文艺青年之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嗯?」
    胡博眼神愣了下,长发遮挡的眼神看过去,只感觉陈瑾有些眼熟。
    但一时之间,倒是没想出来。
    陈瑾当然也看到了他。
    起初陈瑾真没怎麽在意。
    可这家伙撩了下他的长发,露出那张略微有些清秀的脸后,陈瑾的记忆一下子跟未来自传电影里的一个新闻对上了。
    事实上,陈瑾会想到在导演系的班里,遇上几个未来挺出名的导演。
    例如文沐野丶韩佳女等等。
    但是吧,本科班出名的,还是太少了。
    陈瑾压根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硕士博士班更有可能。
    文沐野是研究生,郭帆也是。
    而且他们已经算是北电那几届,为数不多的天才导演了,就是北电历史上,
    都很难出几个这样的导演。
    很多的导演,出名都是要35岁以上,
    30岁以下拍出爆款或者得奖影片的年轻导演,别说国内,就是放眼全世界,
    都少得可怜。
    别看国内导演系文化程度不高,但相对表演系来说,还是有很高分数要求的。
    但即使是这样,优秀导演的产出也非常少。
    更别说年轻导演。
    所以2011级,哪怕08级导演系的本科生,成名也差不多要在20年之后。
    导演需要沉淀丶学习,还有运气和才华等等。
    这些硬性条件缺一不可。
    就陈瑾眼下的这个班,如果不是陈瑾认识身旁的这位,大概率这个班,未来能成为电视剧导演的,都没几个:更别说院线电影的导演。
    北电每一届,也就1-2个,而且很多都不太出名。
    出名的北电这麽多届,也就几十个而已。
    所以优秀导演的稀缺可想而知。
    目前北电整个导演系,算是学校冒大烟了,出了文沐野丶郭帆几个。
    可两个人的处女作,都没拿到什麽奖。
    但是,陈瑾身边的这位,这个本科生,处女作就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更被誉为北电导演系近十年最出色的文艺导演,没有之一。
    胡博!
    出生于1988年,于2017年去世。
    短暂的不到30年,留下了3本小说丶3部短片,外加一部得奖影片。
    死的太可惜了。
    是自杀。
    被某位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第六代导演给逼死的。
    陈瑾也只是看过关于胡博的新闻和照片,还有他那部处女遗作的名字一一
    大象席地而坐》!
    这部电影的剧本,一开始被很多的导演和出品方看中,包括冬春影业的制片人刘旋。
    于是刘旋把这个剧本,给了她的丈夫王晓帅。
    王晓帅看完就感觉,这是一个三大电影节能得奖的本子,于是签约开始拍摄一开始的合作当然很顺利但拍完后,分歧就产生了。
    胡博坚持自己的作品创作,不愿意把4小时的影片,压缩到2小时。
    投资方怒了,因为这代表着赚不到钱。
    所以要剥夺导演的名字,还有剧本的署名权。
    这也就意味着,《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的任何一帧,都不再属于胡博这个创作者。
    辛辛苦苦拍摄自己写的故事的作品,最后不属于本人,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但压死胡博的,还是王晓帅的那条简讯。
    「那个长版本很糟很烂,明白吗?你以为别人是傻逼,看不出你那要表达的肤浅的东西?冲着空气骂这个世界多操蛋这种笑掉大牙的表达?关于你的混乱,
    真的建议你去看看医生。应该是病理性的了,要注意。」
    就是这条简讯,把一个崇拜他的文艺青年,直接逼上了绝路。
    而这部4小时的电影,拿下了金马最佳影片,柏林最佳处女作,亚洲最佳电影——..—无数的殊荣。
    甚至日本丶欧洲的几个电影节都入围了最佳。
    当然,电影也因为胡博以死明志,所以没能在院线上映。
    姑且王晓帅可能说的是对的,比如4小时变成2小时-—-但他后面的话,纯粹就是侮辱人,侮辱一个后辈了。
    至少,陈瑾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下,而且看得是义愤填膺。
    所以,他才对胡博有印象。
    而也就在这时,胡博的眉头不由得一皱,他也把陈瑾给认了出来。
    前些日子的威尼斯电影节直播,他是全程不落的观看完的,而拿到影帝的陈瑾,他很有印象。
    不过他性格有些怪异,虽然把陈瑾认了出来,但并没有显得很激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