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柏林起航,场刊评分出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打分,最高分是四颗星,最低是一颗,最终取平均星值,就是电影在场刊的最终评分。
    2.9分,这就是《金陵》的评分,有3家更是打出了四颗星的满分投票,但也有2家,只给了1颗星。
    可以说两极分化严重。
    其中满分的评价,来自彭博社记者CatherineHickley给出了自己的满分意见:一谋对色彩的克制运用,让影片在视觉冲击和商业性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尽管不了解这段历史,但我深深的被战争所刺痛,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剧作。
    还有欧洲知名的影评人凯文的评价——一谋的革新在于摒弃对白主导的叙事,影片最震撼的瞬间无需言语,日本士兵的军靴碾碎十字架丶孩童紧攥染血的布偶丶士兵的躯体在墙面上缓慢坍塌,恐惧与抗争凝固在凝固的瞬间……这些才是真正的历史注脚,这种视觉叙事超越了文化隔阂,让全球观众触摸到共通的人性!
    ……
    陈瑾也在那翻阅着,大抵来说这些满分的评价都说的很中肯,看得出是认真看电影的。
    而且应该是自己观影后的切身感悟。
    但那几个打一星的,就是显得路边一条了,绝对是被某些势力给收买了。
    英国《卫报》影评人AndrewPulver认为,影片是一种过度的华夏红色宣传,张一谋在战争场面和悲情氛围的营造上表现虽然出色,但叙事因场景局限在教堂而显得作茧自缚,并且有误导历史真实的倾向。
    这一看就是给日子洗地的。
    跟他绝配打一星的,还有《伦敦周报》的批评,影片意识形态宣传意味过重,情节煽情钝化了戏剧的张力,建议以更冷静的视角呈现,还有军人的前赴后继太过作秀,有强行上升高度的政府干预。
    意思就是,华夏军人没这麽伟大,这一段让走狗们看的心里不适。
    「哈哈哈!」
    陈瑾越看越想笑,这尼玛打个2星也就罢了,这1星……也未免太明目张胆了。
    你特麽收钱都已经写在脸上了啊!
    「场刊评分这东西,其实意义不太大,评审团也不会参考这个投票!」
    「只能说有热度的电影,得奖的概率越高,但……大热也是必死的!」
    陈瑾看一旁的倪尼翻看场刊很是气愤,不由得跟他说着。
    张一谋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所以看完就笑了笑,并没有把这些评论放在心上;要真跟这帮人较劲,他们会像疯狗一样跳起来回咬。
    可能更加亢奋,就跟未来社交平台蹭热度的那些网红一样。
    很多的欧洲媒体人,其实就是靠流量吃人血馒头的「网红」!
    接下来的几天,陈瑾等人因为要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还有所谓的华夏影人之夜,所以被迫留在了这里。
    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金陵》的场刊评分虽然不太高,但……热度爆了!
    整个电影节对这部影片的关注度非常高。
    原因当然也很简单,很多留学生自发的宣传,外加国内的爆火,还有口口相传的口碑……这在电影节确实是能翻起巨浪,很多的影片在电影节上,就是靠这种不断的发酵而出圈的。
    《金陵》,成了无数前来参加电影节观影的首选影片。
    而其他的主竞赛入围电影,就没这麽好运了;因为这一届柏林缺乏大师,也就缺乏话题度和吸引力。
    《金陵》确实因为柏林的特殊政治因素,成为了这一届柏林最大的热门影片,没有之一!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