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考前准备(?),考前划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即使是还未成为书院正式士子的墨池学子,这种因公事下山之事,也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书院的脸面。
    所以是要贴身携带象征性的玉璧下山。
    赵戎等二十个学子的临时玉璧,学馆这两日便会准备妥当。
    至于关于大离的具体考核事宜,到时候也会由孟正君单独与赵戎等人讲。
    离开司礼堂。
    堂前的空地上,赵戎与顾抑武凑在一起,一番商量。
    二人一致觉得,这两日除了做好下山的正常准备以外,不能闲着。
    得争分夺秒的开始着手应对千里以外的大离考核了。
    他们严肃的进行了一番分工。
    最后决定。
    赵戎主要负责收集凡人王朝封禅大典的信息,最好是能找到一些正规可行的封禅流程与仪式。
    方便照抄……不对,方便参考。
    取长补短。
    而顾抑武等人,负责去提前打听打听大离王朝如今的局势与情况。
    虽然他们对于世俗王朝而言,都是高高在上的云端仙家,这一场封禅大典在赵戎等人眼下看来也只是一场不是太重要的礼艺考核而已。
    但是对于大离王朝而言,赵戎估摸着,大概率是意义重大的。
    说不好还能影响这一座凡人大王朝的国运走势。
    可谓是刺一处而疼全身。
    嗯,至少也得弄清楚,这大离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在哪里吧?总不能随意的出门左拐找一座小山头,匆匆操办大典。
    另外,得弄清楚这高山上有没有什么常驻的仙家门派碍事?
    适不适合举行封禅?
    这大离女子好不好客?
    对儒生热不热情?
    这美誉一洲的细腰到底有多细?
    离女细腰之风盛行,究竟是此方水土养育而成,天生就有的;还是离朝内的权贵阶级喜好而,上行下校,是封建陋习?
    这些大离形势、风土人情。
    赵戎和顾抑武一致认为,很有必要仔仔细细调查清楚。
    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圣人门生。
    得确保封禅大典的举办万无一失,进行各方面的准备与调度。
    嗯,特别是上面的最后一条,若是后天因素,得狠狠批判。
    赵戎推断道:
    “都要举行封禅大礼了,这大离君主,至少是他自己觉得是一位千古明君,又是请咱们林麓书院派人操办大礼,想必也是亲近儒风的。”
    顾抑武面色严肃,接过赵戎话语:
    “那么,这类细腰之风,万一是他或权贵们的不良嗜好,引起的国内陋习……”
    “子瑜,我们作为圣人门生,得秉礼直言,大胆批判,让他们清醒改正,这歪风邪气,万万不可延续下去,否则,若是这离朝崇儒,估计又得咱们儒家背锅了。”
    赵戎瞧了瞧一身正气的顾抑武,颔首,“抑武兄深明大义,所言极是。”
    顾抑武摆了摆手,“唉,这是我们儒生,应尽之务,何足挂齿。”
    赵戎表情郑重,行了一礼,“抑武兄谦虚了。”
    顾抑武微微一叹,“是子瑜太多礼了。”
    赵戎摇头,“不,这是抑武兄应得的。”
    顾抑武拱了拱手,“唉,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其他十八位正义堂学子们,瞧着身前这二人相互谦虚,不禁面面相觑,目露敬佩之色。
    很快,又商量一会后,赵戎正色道:“抑武兄,咱们回去后,都好好准备。关于这封禅之礼的消息,我去认真找找。”
    顾抑武点头,“可以,为兄也去仔细查查这大离的形势。”
    司礼堂前的空地上,为人正派的两位儒生,一拍即合。
    他们将两个最重要的事宜分配好后,就此分开。
    各自准备去了。
    赵戎一边走回东篱小筑,一边心里思索着封禅大典的事情。
    这次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考核,还有仗义站出来的顾抑武等正义堂兄台。
    另外,这次礼艺成绩,对于他之前和吴佩良的赌约,影响也极大。
    赵戎得全力以赴。
    他眉头凝着,回到了东篱小筑,收拾了一番后,重新出门。
    晏先生那儿,可以去一趟,除了知会一声要去大离考核之事外。
    还可以顺便向晏先生问问,看他对封禅之礼了不了解。
    嗯,赵戎和顾抑武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去找认识的另一位书院大佬——孟老祭酒求助。
    因为怕有去无回,让林麓书院书院痛失两根未来栋梁……
    至于朱幽容那儿,赵戎想了想,去往大离前也不准备再去了。
    前不久才刚去喝了碗‘热茶’。
    若是再去一次,估计要让某两个对站岗盯梢之事恪尽职守的家伙,更加误会警惕,严防死守。
    想到这,赵戎撇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