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还是撞见了奇怪的风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翌日。
    天边正泛起鱼肚白。
    南轩学舍,东篱小筑,北屋。
    赵戎吹灭了又点燃一夜的灯盏,伸手打了个哈欠。
    昨天下午上了两堂书艺课,最后那一堂正义堂的课,在一阵整齐划一的‘受先生教’声响之中结束。
    他在给正义堂学子们布置了和率性堂一样写读书心得的功课后,便从林麓山下返回,夜里本想歇息歇息,不过又想到了那本带回来的野史,忍不住翻了一夜的书。
    让赵戎觉得颇巧的是,这本稗官野史,正好来自那个方巾儒士所在的山下王朝,国名南康,它是私人编撰的前朝史书,根据这个本家的赵大哥说法,是一个偏远小国。
    不过赵戎兴致不减的翻了一夜,从中窥见的南康风貌与朝代更替的过程,倒是颇为曲折复杂的。
    所以说,这应该正好是方巾儒士送来的那批书之一。
    北屋内的窗旁书桌前,赵戎将翻到了最后一页的书合上,长吐一口气,看了眼天边的鱼肚白。
    这种山下民间稗官撰写的一家之言,让人手不释卷,野史大多为编撰之人耳闻目睹或者道听途说的逸闻趣事,虽然可能存在捕风捉影的传闻,但肯定是比乏味可陈的‘帝王将相家史’有趣多了。
    而且根据他前一世学习古代文学的经验,野史中存在的细节,是惜字如金言简意赅的正史所不具有的,自有其不菲的价值。
    赵戎笑着摇了摇头,沉吟片刻,挽起袖子,在桌上一份写满密密麻麻的行幅飘逸小楷的纸卷最后方,力透纸背的又添了句:
    ‘正史未必皆可据,野史未必皆无凭,在高鉴择之……鄙认为,此篇野史于南康一国编史有益,建议书楼归纳于南康史料之中,一点拙见,仅供参考——墨池学子,率性堂赵子瑜。’
    盖板定论。
    收笔。
    他活动了下五指,点了点头,神色满意。
    “啧,你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多修炼一下,成天浪费些精力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
    心湖之中,归没好气道。
    赵戎眼皮一抬。
    昨夜里,归似乎是又觉得无聊了,主动找他搭话聊天,只是那时,赵戎正读史读到兴处,随口应付了几句,就没有再理它。
    自从回了书院后,这些时日都是如此,一个个漫漫长夜,他挑灯夜读。
    没办法,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儒家十三经要细读,一些从前不注重的艺学要补,偶尔忍不住还会翻几本喜欢的闲书和话本小说,有时候想青君和小小了,还会坐在西窗前,凑着烛火与明辉写诗。
    不过这样的生活,赵戎觉得挺好的。
    聊天之类的,前世已经成天都在消息中徘徊,感觉把两辈子的天都聊完了,这种在书院内安静下来做他自己的事的感觉,就像在轻抿一口温热的酒,身子暖暖。
    况且,赵戎一直觉得,好兄弟之间,哪里要一天到晚粘在一起,不都是大多数时候过着自己的生活,偶尔想念时,再去找对方,叙一些不足为人道的心事。
    所以,像归这样,喜欢每晚都找他聊天的习惯,让赵戎觉得很不对劲,所以他要对劲起来。
    书桌前,赵戎想了想道:
    “归,读书人的事……确实和你没的聊。”
    剑灵:“……”
    安静了会儿,它忽笑,诚恳道:
    “别,千万别,就算有得聊,赵大公子也千万千万别跟我聊,和你的书聊去吧,以后有什么事,也去问它。”
    赵戎伸手揉了揉眉心。
    怎么有种越来越不对劲的感觉了,竟然还能跟书较上劲……
    “那个……”他开口欲言。
    归打断道:“行了,本座也不打扰你了,这几天睡一觉,你别来吵本座……不过,若是快要被人打死了,望告知一声,让本座出来看看是哪位好汉,做了本座一直想做的事。”
    赵戎语气犹豫,“这……这不好吧,还是别睡了。”
    归冷战,“怎么?舍不得,呦,刚刚不还是沉迷学习的读书人吗?”
    “不是。”赵戎摇了摇头,面色担忧道:“你之前说的那个年代很久了的功法的事……”
    “…………”
    归没好气道:“你急个屁,等到了扶摇再来找我要。”
    赵戎释然,喜笑颜开,“好嘞。”
    “你,哼。”
    归深呼吸一口气,冷哼了一声。
    赵戎等片刻,唤了它一句,只是再也没声了,估计是睡去了。
    他摇了摇头,随后,整理了一番桌子,将那份读书心得兼书籍的详情摘要,随意塞进了野史书中。
    赵戎看了下外面的天色,准备出门,今日上午无课,又正好是与某个如兰般的女子有约定。
    他要去一趟猗兰轩,喝一杯清晨的兰花热茶,特殊的兰茶,若是不出意外,这两天再冲一次脉,之前冲击带脉后,修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