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独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册封皇贵妃一事陷入僵局,内阁与陛下交战数个回合,内阁老臣凭其深厚的根基始终占上风,稳胜一筹。
    陛下为了给心爱女人尊崇得位份,不惜放下身段挨个恳求阁臣,备以厚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始终动摇不了诸阁臣石头般的心,双方无法达成和解。
    陛下遂破罐破摔,连日来沉迷于道教和女色,与贵妃林氏在显清宫中修持,夜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送进去的票拟结果三天三日得不到批红答复,成山成堆的国家大事,丢给内阁苦苦支撑而皇帝置之不问。
    如此行为,似乎是陛下对内阁周有谦等人偏执顽固的一种微妙报复,无形中传达了一种决心,陛下定要封林氏为皇贵妃,否则便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表面是一场令人无语的后妃封号争夺战,实则是权力之争。
    君权意识逐渐增强的年轻皇帝和旧辅老臣,分别代表新旧势力。皇帝想驱逐老臣,老臣想训服皇帝。
    双方积怨已久,封皇贵妃只是展开权力角逐的一个借口,争夺朝廷的控制权。
    首辅周有谦失望至极,更大为伤感,精挑细选的君王竟是个迷溺女色的嗑药昏君,根本不是可以辅佐创造圣世的明主,这与他的设想大相径庭。
    悲不逢圣主,他心境像个怨妇,痴痴等浪子丈夫回头却永等不到。
    皇帝骨子里颉颃绳规礼法,非但不惩治陆云铮、郭阳那等投机之徒,反而疏远皇后、太后娘娘,迷恋道教,将祖训旧法视为废纸一张。
    早知今日,宁可选年纪大些的藩王,也不选看似年轻懦弱的今上为帝。
    首辅周有谦做出了回应,坚决上疏,以年老为理致仕。江山倾覆之时,看区区妖妃如何帮他治国。
    张子昂、吕宗颐等阁臣同时发难,皇帝既不理朝政,他们亦甩手不干,纷纷请辞在家,国家政事积压山无人处理。
    矛盾俨然越来越尖锐。
    消息传至显清宫,朱缙以雷霆之怒,明显谴责的口吻:“老臣狂悖,实在欺罔!”
    潜规则覆灭后,君臣彻底撕破脸,激烈的暴风雨将皇贵妃一事推向高潮,君臣尖锐不可调和的矛盾一触即发。
    这是真正生与死的较量,一山不容二虎,紫禁城中唯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主。
    显清宫建在是十余尺高的殿基上,身临其上可鸟瞰皇宫全貌。九百九十九座宫为权力镶上金边,在绚烂阳光下明亮刺眼,勾心动魄。这是权力的颜色。
    朱缙孤身临于皇宫的至高点,依旧一身道袍,头戴香冠的道家模样。
    温暖明亮的阳光照不透他浓黑的影子,高颠凛冽的西风吹不散一身尘灰。
    象征地位和权力的龙袍,他登基之日后便再也没穿过。真正的皇权不在于衣冠,而在于能掌权的人。
    对于年幼登基、大权旁落的他来说,明黄的龙袍套在身上完全是一种讽刺。
    神宗朱恒后期,荒废朝政,沉溺后宫,大权落在皇后以及她的儿子懿怀太子手里。
    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
    太子深受儒家礼学熏陶,以圣贤之道为信条,个性单纯,为人清正,满脑子纸上谈兵的政治手段。
    皇后见识浅薄,看重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只盼着自己儿子稳坐皇位。
    这母子俩掌权后排除异己,摧毁了不少大臣。眼看着朝臣唯唯诺诺,一片死气,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藩国。
    太祖开国之时特意将皇子们分封在全国各镇,希望以血缘关系永葆王朝的稳固统一。
    皇后和太子母子掌权后,迫切削藩,收拢权力,以排山倒海之势陆续剿灭了多个兵强马壮的藩王。
    藩王被逼到绝路,奋起反抗,与皇室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
    太子书生本色,错误地在两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任命了错误的人做统帅,最终输掉了全局,被藩王联合军战败。
    藩王联军攻入皇宫,占据制高点,放了一把大火,神宗死于醉酒中。
    太子作为众矢之的,趁乱匆忙逃走,踪迹全无。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隐居深山,还有人说他皈依佛门避难。
    朱缙的父亲也是藩王之一,事发时他甫遭父丧,以世子身份掌管王府,丁忧在孝。所幸封地偏僻,一时间战火没殃及。
    太子消失,以周有谦为首辅的内阁集团迫切寻找一位新君。
    按血缘湘王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湘王刚刚病逝,朱缙这遥远藩国的世子便一夜之间黄袍加身,被推上权力之巅。
    朱缙阴差阳错得了皇位。
    从登基的那一刻起,朱缙天然的使命便是寻找失踪的懿怀太子。
    太子死了还是藏起来了得弄清楚。
    天位已定,太子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如果斯人没死,哪一日又回来争正统,那么朱缙这皇位便岌岌可危。
    一旦太子回来,内阁群臣会毫不留情地遵循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