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中。
心山震动,内部响起层层回音,仿佛千万人在同时低语。随后,一道新的碑文自山体浮现,环绕七字之外,成环形镌刻:
**“言不必达其口,心自有归途。”**
母亲的身影开始淡去。
临别前,她最后看了一眼女儿,微笑道:“现在,轮到你们继续了。”
光散,人消。
唯余铃声绕梁三日不绝。
三日后,新任主事道士召集全体弟子于碑前。他已年过六旬,鬓发斑白,眼神却比从前清澈许多。他没有讲经说法,也没有颁布戒律,只是取出照微生前用过的笔砚,铺开一张白纸,提笔写下七个问题,贴于碑侧:
一、你最近一次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什么时候?
二、有没有一句话,你一直想说,却从未开口?
三、你是否曾因害怕被误解,而选择沉默?
四、当你愤怒时,你是急于反驳,还是先听完对方?
五、你能否接受一个与你立场完全相反的人,依然值得被听见?
六、如果有人伤害过你,你还愿不愿意听他说完他的痛苦?
七、假如有一天你也无人可诉,你希望谁来听你说?
“这些不是考题。”他说,“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选择。”
自此,镇山不再设“接访日”,而是改为“静听日”。每逢初一、十五,弟子们便各自择地而坐,或立湖畔,或倚古树,或蹲碑角,手中不持法宝,不结法印,只备一杯清茶、一方手帕、一支笔。
来者若愿说,便坐下讲;若不愿说,便静静坐着。
有人哭了,递上手帕;
有人饿了,送上热粥;
有人醉酒胡言,也不驱赶,只等他醒来再说。
渐渐地,连其他宗门也开始效仿。
剑修放下杀伐之心,在山门口设“无刃亭”,专听仇家遗属控诉;
丹修建“静语庐”,收治因执念成疾的疯癫之人;
连一向冷漠的天机阁,也破例开放“心算台”,为人推演情绪因果,而非吉凶祸福。
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尾金鲤并未随照微离去而消失。它仍在湖中游动,偶尔跃出水面,便会带起一段陌生记忆??某人前世曾在此地痛哭,某位修士曾在月下许愿永不伤人,某个孩子曾对着湖水说出第一个秘密。
人们开始相信:金鲤不是一条鱼,而是“倾听”本身所化的灵体,是归心之道的活见证。
又过了三十年。
一位衣衫褴褛的小童独自来到镇山,约莫七八岁,脸上脏污,眼神警惕。他在碑林外徘徊良久,终于鼓起勇气,走到一位正在扫雪的弟子面前。
“我……我能说句话吗?”他声音很小。
弟子停下扫帚,蹲下身来,与他平视:“当然可以。你想说什么?我在听。”
小童咬着嘴唇,眼泪忽然滚落:“我爹死了,是我害的……那天他让我藏好,可我没听话,跑出去找吃的……回来时,他们已经把他钉在墙上……他还睁着眼……他说‘快跑’,可我……可我……”
他说不下去,伏地大哭。
弟子默默抱住他,任他哭喊撕扯,也不打断。直到夜深,才轻轻问:“你现在最想要什么?”
小童抽泣着说:“我想……有人能替我记住我爸的样子。”
弟子点头,取出一本《心录簿》,翻开空白页,一笔一画写道:“陈大山,四十二岁,樵夫,死于匪乱。临终前嘱子逃命,目含牵挂。”写罢,合上书册,放入碑林深处的“未忘阁”。
次日清晨,金鲤游至湖心,张口吐出一颗新珠??心语珠再现。珠中光影显示,那名为陈大山的樵夫,在生命最后一刻,并未怨恨儿子,反而在心中默念:“只要他还活着,我就没输。”
这颗珠子被供奉于七字碑下,旁立一小石,刻字曰:“父之望,子不知;天知,心知。”
多年后,那小童长大成人,成为镇山首位“童语使”,专司倾听孩童心声。他常说:“大人总以为孩子不懂事,可其实,孩子才是最早学会沉默的。”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中原王朝更迭数次,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然而无论世道如何混乱,镇山始终未曾关闭。哪怕兵临城下,刀锋指颈,守山弟子也只做一件事:坐在碑前,捧一杯茶,轻声问一句:
“你想说什么?我在听。”
有些将军原本欲屠山夺宝,可听了三天三夜的哭诉后,竟下令退兵,临走前留下佩剑,插于碑侧:“此剑杀戮太多,愿葬于此,听赎。”
有些刺客潜入欲刺杀主事者,却在无意间听见自己母亲多年前写给镇山的一封信??她不知道儿子成了杀手,只在信中说:“儿啊,娘每日烧饭都多做一碗,盼你哪天能回来吃。”
刺客跪地痛哭,自废修为,留在山上扫地十年。
更有甚者,某年大疫蔓延,尸横遍野,医者束手无策。一名年轻女医来到镇山求助,照微虽已不在,但弟子取出《听心录》副本,让她静坐七日。
第七日夜里,她忽然惊醒,奔至案前疾书百页,写下一套前所未闻的“情脉疗法”??通过倾听病人讲述人生中最痛之事,梳理其情绪郁结,再辅以针药,竟真能激活生机。
这套医法后来传遍天下,救活无数重症患者。史载:“心不通,则病难愈;言不出,则药无效。”
而这一切的源头,始终是那句朴素至极的问话:
“你想说什么?我在听。”
直至今日,每当月圆之夜,湖边总有旅人独坐。他们未必信仙,未必修道,只是心中有事,无处可诉。于是便来此地,对着湖水低语几句,或哭或笑,或喃喃自语。
而往往,在他们说完最后一句话时,风会忽然停住,水面映出一道淡淡人影,手持铃铛,盘膝而坐,嘴角含笑。
清铃轻响,一声,两声,三声。
然后,一个温柔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就在耳边:
“你说完了?那我也说一句??谢谢你愿意说给我听。”
金鲤游过,搅碎倒影,一切归于平静。
但它知道,明天还会有新人来。
新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