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战报,详述当年魔潮来袭时苏挽晴率军死守三月、粮尽援绝仍不退半步的壮烈事迹。皇帝震怒,追封其为“忠烈昭义夫人”,并在长安立祠祭祀。当夜,京城暴雨倾盆,祠堂屋檐下却站着一名披甲女子虚影,久久不散,直至第一缕阳光照在新刻的牌位上。
又十二年,镇山脚下建起一座学堂,专收贫寒子弟。教书先生是个盲眼老人,但从不许人怜悯他。他常说:“我看不见,但我知道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条鱼,只要用心喂养,总有一天会跃出浊浪。”学生们不知他来历,只知他授课时常哼一首小调:
>“送君千里终须别,
>化作青山不说谢……”
直到某个月圆之夜,一名顽童偷偷跟踪他至湖边,只见老人脱鞋走入浅水,身影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道金光没入湖心。次日清晨,湖畔多了一尊石像??面容模糊,唯有一尾鲤鱼盘绕肩头,栩栩如生。
岁月流转,世事更迭。
曾经参与过那场生死之战的人们一个个离去。镇山王寿元耗尽,坐化前将掌门之位传予一位资质平平却心性纯良的弟子,并留下一句话:“真正的强者,不在灵力高低,而在能否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哭声。”
毕泽的哥哥毕昭之名,如今已被刻入千家万户的族谱之中,许多家族甚至奉其为先祖英灵,每逢清明必焚香祭拜。而那位曾误报军情致陈十三被斩的将领后代,主动前往北境戍边三十年,临终前写下遗书:“吾祖铸错,吾以一生赎之。”
最令人称奇的是,每逢灾厄将至??无论是瘟疫蔓延、洪水肆虐,还是战乱初起??总会有渔歌自各地湖泊河流传来,歌词不尽相同,却皆含一句:
>“若问此生长恨事,一念不忘是归家。”
人们开始相信,世上真有一位无形之神,在默默守护着所有漂泊的灵魂。
而这一切,游鸣都看在眼里。
他无法言语,也不能现身,但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化身为山,并非牺牲,而是一种更深的参与。他不再是那个奔跑在风雪中的少年,而是成了大地的一部分,成了黎明前最温柔的那一缕光,成了母亲哄孩子入睡时哼唱的摇篮曲,成了老兵抚摸旧刀时眼角闪过的泪花。
一日,一名少女独自来到无字碑前。
她穿着粗布衣裳,背篓里装着草药,眉宇间透着倔强与疲惫。她在碑前跪下,低声说道:“我叫柳芷,是柳青禾的第七代孙女。祖上传下一句话:‘若有朝一日能行医济世,莫忘回报苍生。’我这些年走遍山村,治过天花,救过难产,可总觉得还不够……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她抬起头,望着天空,喃喃道:“奶奶,我该怎么办?”
风起了。
一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她掌心,叶脉清晰,竟隐隐勾勒出一条鲤鱼的形状。随即,一股暖流自心头泛起,她仿佛听见有人在耳边轻语:
>“继续走下去。只要你记得为什么出发,路就不会断。”
她猛地抬头,眼中泪光闪动:“您……是游鸣前辈吗?”
无人回答。
但她笑了,郑重叩首三下,起身离去。
那一刻,镇山深处,游鸣的意识轻轻颤了一下。
就像当初他第一次听见将军英魂低语时那样。
原来,真正的永生,不是长存于世,而是活在别人的记忆与行动之中。
百年过去。
镇山依旧巍峨,碑林愈加繁盛。新一代弟子已不知前代恩怨,但他们从小就被教导:修行不止炼气,更要修心;最强的法术不在符?,而在不忘本。
某年春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邪祟侵袭南方城镇,百姓噩梦连连,孩童夜啼不止。查证之下,竟是某位枉死官员的怨念聚合成妖,欲报复朝廷。新任镇山长老亲自带队前往,临行前特地绕道碧水湖,在无字碑前焚香祷告。
当晚,他梦见一位白衣青年站在湖心,背影清瘦,手中托着一枚发光的鱼形玉佩。
>“以愿制怨,非以力压之。问他想要什么,帮他完成,比镇压更有意义。”
青年说完,转身欲走。
长老急忙追问:“敢问高贤名讳?”
青年回眸一笑,唇未启,声却入心:
>“我是送子鲤。”
梦醒时分,玉佩竟真的出现在枕边。
长老依言行事,查明那枉死官员生前最大心愿竟是让女儿读完书院课程。于是镇山出资助其女入学,三年后该女生高中举人,返乡祭父。那一夜,全镇噩梦俱消,祠堂香火旺盛,而供桌上,多了一杯清酒和一朵野菊。
自此,“送子鲤”之名再度流传民间。
有人说它是仙官,有人说它是灵使,还有人说它是天地良心的化身。但在孩子们口中,它只是一个温柔的传说??每当有人迷失方向、伤心欲绝时,只要诚心呼唤,它就会出现,不一定救人脱离困境,但一定能让人想起最初的梦想。
千年之后。
镇山早已成为九州信仰中心之一,香火绵延不绝。那块无字碑前常年摆满鲜花与信笺,有人写悔恨,有人诉委屈,有人求指引,更多人只是静静坐着,仿佛在等待某个熟悉的身影归来。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杖而来,坐在碑旁,轻轻抚摸石面。
她是毕泽的侄孙女,毕家最后一脉。她低声说:“叔祖,我们家搬离镇山已有五代了,但我每年都要回来一趟。我想让你知道,咱们家再没人羡慕谁、嫉妒谁了。我们学会了记住别人的好,也愿意原谅自己的错。”
风吹过,碑面温润如初。
她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只小小的木雕鲤鱼,放在碑前:“这是我孙子做的,他说要送给‘最勇敢的神仙’。”
然后她起身,缓步离开。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湖面,波光粼粼中,似有一条金色的影子缓缓游过,悠然摆尾,向着远方天际而去。
而在那无人可见的虚空尽头,一道温和的声音轻轻响起:
>“下一个……是谁需要回家?”
山河静默,万物生长。
唯有那首渔歌,依旧在月夜里飘荡,穿越时空,抚慰着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送君千里终须别,
>化作青山不说谢。
>若问此生长恨事,
>一念不忘是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