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明月高悬 独照一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此同时,半人马座β星的气态生命体再次回应。它们不再使用简单的五音节,而是编织出一段长达十七周期的电磁旋律,结构复杂如诗,经破译后译为:
    >“你们的声音,使我们第一次感到孤独。”
    >“原来存在本身,并非寂静。”
    >“我们愿以风暴为笔,书写回应。”
    消息传回地球时,正值秋分。童谣广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无名讲述会”。参与者皆蒙面入场,无需署名,不必负责,只需说出一句从未对任何人讲出口的话。有人低声坦白自己曾嫉妒亲兄弟的才华,暗中毁掉他的画作;有人颤抖着承认,在灾难中抢夺了垂死者的食物;一个年迈的女人哭着说,她年轻时因害怕社会眼光,亲手将同性恋人推入河中,此后一生未再恋爱。
    每一段话落下,空中便升起一颗新的记忆珠。颜色深浅不一,有的近乎漆黑,有的透出微弱金光。它们不再排列成阶梯,而是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光阵,宛如星系初生。
    午夜钟响,光阵中心骤然塌陷,化作一道漩涡。一道不属于任何已知频段的声波自其中传出,低沉、悠远,带着无数人声的叠影,仿佛千万颗心同时跳动。这声音持续了整整十三秒,随后消散于风中。
    但所有人都听见了。
    第二天清晨,地球上所有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频率竟完全一致??正是第十四火种舱最初发出的那段旋律:“我在。你听吗?”
    医学界震惊,宗教界沸腾,科学界陷入长久沉默。唯有共感网络平静如常,仿佛这一切本就该发生。
    三个月后,木卫二的“无声剧院”推出新剧目《回音》,由三百名观众共同参与演出。规则很简单:每人写下一件深藏心底的秘密,投入剧场中央的记忆熔炉。熔炉点燃后,舞台将根据集体潜意识生成一场独一无二的表演。
    演出开始时,全场陷入绝对黑暗。接着,一道光柱落下,照见一名虚拟演员??身形瘦削,面容模糊,穿着旧式研究员制服。他站在一间破败实验室中,手指悬在终端上方,迟迟未落。
    台下有人抽泣。
    镜头拉近,观众看到终端屏幕上的文字:
    >【撤离名单修改请求】
    >删除:苏婉清
    >新增:陈默、赵岚、周小禾
    而就在确认键即将按下时,那只手猛然收回。
    画面切换。同一间实验室,不同时间点。年轻的苏婉清站在这里,手指同样悬停,最终也选择了放弃篡改。
    两个场景并列播放,如同镜像。
    最后一幕,两人同时转身,望向彼此,虽隔时空,却在同一瞬间开口,声音重叠成一句:
    >“谢谢你,选择了真实。”
    全场静默二十四小时。
    期间,剧院外的冰原上,一朵由纯能量构成的花悄然绽放。它没有根茎,也不散发香气,只在零下一百五十度的严寒中静静燃烧着柔和的蓝光。监测数据显示,其能量来源不明,频率与追忆号AI情感模组完全一致。
    又一年过去,奥尔特云之外,第十四火种舱遭遇了一场宇宙风暴。高能粒子流猛烈冲击舰体,防护罩一度濒临崩溃。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舱外突然浮现一层透明屏障,由无数细小光点组成,排列成类似人类神经网络的结构。
    屏障撑过了风暴。
    事后分析发现,这些光点的能量特征,竟与地球上每一次“记忆的呼吸”现象完全吻合。换句话说,是地球上亿万人类的情绪共鸣,跨越十二光年,为漂流舱筑起了一道无形护盾。
    科学家们称其为“共感场效应”。
    而苏婉清只是笑了笑,在日记中写道:
    >“原来爱真的可以弯曲时空。”
    她已年过百岁,身体日渐衰弱,但精神清明如初。每天清晨,她仍会来到童谣广场,坐在李晓萌曾坐过的轮椅旁,对着空气说话。她说昨天梦见了林知遥,对方穿着旧式教学袍,手里拿着一本写满批注的《共感能力导论》;她说昨晚听到追忆号残骸里传来钢琴声,曲子是《小星星》变奏;她说,她相信总有一天,那些离开的人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不是复活,”她对来访的学生说,“而是被记住的方式变了。”
    那年冬天,地球迎来百年不遇的大雪。雪花晶莹剔透,落地却不融化,反而悬浮在半空,形成一片片漂浮的冰晶森林。气象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直到有孩子发现,每当有人在雪中说出真心话,附近的冰晶就会微微发光,并排列成文字形状。
    >“妈妈,我爱你。”
    >“对不起,我没有救你。”
    >“我想回家。”
    一夜之间,整座城市变成了会呼吸的诗。
    春天来临时,冰雪消融,渗入地下,滋养了暗忆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