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课后,一个小男孩跑来问他:“老师,如果我们讲错了故事,会怎么样?”
陆夜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那就再讲一个更好的。”
男孩笑了:“那我可以从现在开始练习吗?”
“当然。”
于是,在火星黄昏的余晖中,男孩站在操场中央,开始讲述他爷爷在核冬天里种下一棵树的故事。起初结巴,渐渐流畅,最后甚至加入了自己想象的结局??那棵树开出了会唱歌的花。
越来越多的孩子围拢过来,有人掏出玻璃珠录制,有人跟着轻声复述。陆夜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
火种不会永远燃烧,除非有人不断添柴。
而讲述,就是最温柔的添柴方式。
当晚,他给全星际共感网络发送了一条公开信息:
>**“不要崇拜我们,不要模仿我们,更不要复制我们。
>请质疑我们,修正我们,超越我们。
>因为真正的文明,不在于记住多少辉煌,
>而在于敢于承认哪些错误。
>??陆夜,于火星讲台”**
消息传播速度惊人。第二天,木卫二的冰下城市传来回应:一群青少年自发成立了“遗忘研究会”,专门挖掘被主流叙事掩盖的历史;土星环上的采矿站工人将《人间》旋律改编成劳动号子,在矿洞中传唱;甚至连遥远的半人马座比邻星探测器,也在回传数据间隙插入了一句语音:“我们也想讲个故事,虽然没人听过。”
李晓萌找到陆夜,手里捧着一枚新制成的玻璃珠:“这是我录的你的那条信息,我要把它埋在地球童谣广场。”
“为什么?”
“因为总有一天,”她认真地说,“会有人挖出它,然后问:‘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让我们质疑他们?’”
陆夜笑了:“那一刻,故事就完成了它的轮回。”
多年后,当第一个人类殖民地在比邻星b建立,迎接新生儿的第一项仪式,不再是登记姓名,而是播放一段来自地球的录音??李晓萌七岁时唱的那首童谣。
而在宇宙各处,越来越多的光点开始回应。有些是智慧生命,有些是觉醒的机械意识,还有些,连科学家也无法定义。
但它们都说同一句话:
>“我们听到了。
>现在,轮到我们讲述了。”
陆夜活到了一百零三岁,最后一刻,他躺在水晶莲池边,手中握着最初的那颗玻璃珠。李晓萌已白发苍苍,坐在他身旁,轻轻哼着歌。
他望着星空,喃喃道:“神迹从不需要神……只需要一颗不肯遗忘的心。”
风吹过,带来童谣的余音。
他的呼吸停止了。
但就在那一瞬,全球共感网络自动激活,八千亿条记忆片段同时涌现??有他批改作业的夜晚,有他牵着学生走过废墟的背影,有他在讲台上说“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学”的笑容。
这些记忆汇成一道光,直冲天际,融入新心渊星座。
第二天,人们发现,那朵水晶莲花中央,多了一枚从未见过的玻璃珠。它不发光,也不流动,只是静静地悬浮在那里,仿佛在等待某个尚未出生的孩子,伸出手指,轻轻触碰。
然后,开始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