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野心?初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洛阳城的灯火亮起来了。”她指着远处纵横的街巷,“那些灯下面,是无数想过好日子的百姓。”
    “朕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觉得,跟着朕,能过上好日子。”
    狄仁杰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并州老家,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当官的要是忘了百姓要吃饭,那官帽迟早要掉。”
    他那时不懂,总觉得为官当以“忠义”为先,如今才明白,所谓忠义,说到底是让百姓信得过你——信你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安稳觉可睡。
    “只是臣有一事不明。”狄仁杰的声音低了几分,“陛下如今威加四海,军中将士莫敢不从,为何还要用酷吏?来俊臣那些人……”
     “来俊臣?”武曌转过身,眼神冷了下来,“怀英觉得,朕是喜欢听那些罗织的罪名吗?”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她走到一幅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长安的位置,“李唐宗室在关中盘根错节,那些老臣表面臣服,暗地里勾结藩王,朕若不拿出雷霆手段,这朝堂早就乱了。”
    “你以为云州之战为何能赢?不光是赏钱,是朕先斩了三个通敌的将领,抄了他们的家,那些人才知道,背叛朕的下场。”
    她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河流山川,从幽州到凉州,从岭南到漠北,每一个地名都带着她的温度。
    “朕知道来俊臣他们狠,可对付豺狼,不能用绵羊的手段。”
    “等朕把这些蛀虫都清乾净了,自然会罢黜酷吏。怀英,你要等。”
    狄仁杰的心猛地一颤。他想起前日在吏部看到的名册,武氏子弟被提拔的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个黄口小儿都得了五品官阶。
    他一直想问,却总觉得难以启齿——她费尽心机巩固权力,究竟是为了什麽?
    是为了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女皇帝,还是为了将这李唐江山,彻底变成武氏的天下?
    “陛下啊。臣只想问一句,陛下,还认李唐吗?”
    狄仁杰这话一出口,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认李唐?”武曌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嘲讽,几分疲惫,“当年太宗皇帝杀兄逼父,百姓认他。”
    “百姓认的,从来不是‘李唐’这两个字,是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皇帝。”她走到狄仁杰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怀英,你跟着朕二十多年了,你说,朕这些年,对百姓差吗?”
    狄仁杰抬起头,与她对视。
    他想起洛阳城外新开的水渠,想起关中减免的赋税,想起灾年时她下令开仓放粮,甚至亲自去义仓督查。
    他想起那些被酷吏陷害的忠臣,也想起那些因她的恩旨而活下来的百姓。
    这是一个复杂到让人看不清的女人,她的手段狠辣,野心昭然,却又比许多自诩“仁君”的皇帝更懂百姓的疾苦。
    “陛下对百姓,仁至义尽。”他一字一句的说。
    “那你还担心什麽?”武曌的声音柔和了些,“你怕朕把江山给武氏?”她叹了口气,走到棋盘前,重新拿起那枚白玉棋子,“怀英,你记不记得你给朕送过一盘棋?那时你说,下棋要看全局,不能只盯着一两颗子。”
    她将棋子落在棋盘的“天元”位上,那是棋盘的中心,也是最关键的位置。“这江山,就是一盘大棋。朕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这盘棋能继续下下去。至於是姓李还是姓武……”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百年之後,自有後人评说。”
    狄仁杰站在原地,心中的郁结忽然散了些。
    他不知道她这话是真心还是敷衍,可他忽然明白,有些事急不来。
    就像北疆的战事,她用银钱鼓舞士气,用酷吏震慑宵小,用恩威并施的手段让整个大唐都跟着她的节奏走。
    她的野心或许真的无边无际,可她的能力,也确实撑得起这份野心。
    “臣明白了。”
    他躬身行礼,“只是臣还是觉得,有些话,总要有人说。”
    “就像当年陛下让臣查贪腐案,哪怕得罪满朝权贵,臣也得说。”
    武曌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又被威严取代。
    “你想说什麽,尽管说。朕还没到听不得逆耳忠言的地步。”
    “臣请陛下,罢黜酷吏,宽宥直言进谏的老臣。”
    狄仁杰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如今已有威望,不必再用雷霆手段。”
    “就像北疆的士兵,他们为陛下冲锋,是因为陛下给了他们希望,不是因为怕了陛下的刀。”
    殿内静了许久,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武曌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棋盘,彷佛在思考下一步棋该怎麽走。
    狄仁杰站在那里,後背已经沁出冷汗,他知道,自己这番话,几乎是在挑战她的底线。
    “好。”许久之後,她终於开口,声音平静无波,“明日起,来俊臣调任岭南,不再掌管刑狱。”
    “那些被流放的老臣,只要不是谋逆重罪,都给他们子孙一个回京的机会。”
    狄仁杰愣住了,他没想到她会答应得这麽痛快。
    “你以为朕真的喜欢杀人吗?”武曌抬头看他,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怀英,你是朕的镜子,总能照出朕看不到的地方。”
    “有些事,是该缓一缓了。”
    她挥了挥手,“你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待会儿。”
    狄仁杰躬身告退,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武曌最终会将这江山带向何方,可他忽然觉得,或许不必太过担忧。
    就像这洛阳城的灯火,哪怕有风雨,只要根基还在,总能一盏盏重新亮起来。
    而他能做的,就是在这风雨里,做那面始终明亮的镜子,照见野心,也照见初心。
    回到府中时,月色已经爬上了屋檐。
    狄仁杰坐在书房里,提笔写下奏摺,不是谏言,而是请求去关中巡查灾情。
    他想亲眼看看,那些被武曌的恩旨惠及的百姓,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
    有些答案,或许不在朝堂的博弈里,而在田埂地头的炊烟中。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