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叹吴县,吴县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承乾丶张显怀和秦如召三人一路奔波后,踏入了一家有些陈旧的客栈。
    店内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酒香,嘈杂的人声交织一片。
    他们寻了角落的桌子坐下,随意点了三道简单小菜和一壶当地的烈酒。
    李承乾刚一坐下,便深吸一口气,极力克制内心的波澜。
    身为帝王,他这些年来已经修身养性了,时刻谨记喜怒不形於色,这是帝王的修养,更是维护皇家尊严与朝堂稳定的关键。
    可刚刚一路走来目睹的种种情形,却险些将他的冷静理智冲垮,这无疑背离了他一直坚守的原则。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张显怀和秦如召,眼神中带着几分歉意,轻声问道:“显怀,如召,我知晓你们的孩子才出生不久,这原本是该守在妻儿身旁,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
    “我却在此时将你们唤出,伴我远行,你们心中可有丝毫委屈?”
    张显怀和秦如召听后,先是微微一怔,似乎被触及了心底的柔软。
    但很快,他们便眼神坚定地用力摇头,齐声说道:“老师,我们绝无委屈!能追随老师左右,为老师排忧解难,是我们此生之幸,何来委屈一说?”
    他们的声音虽不大,却充满了真挚。
    李承乾见状,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有这样两位忠心耿耿的学生相伴,是难得的幸事。
    “显怀,你把今日我们一路上的见闻都详尽记录下来,至於这些记录日後作何用途,且等我们回去后再从长计议。”
    李承乾神色凝重地吩咐道。
    “是,老师。”
    张显怀立刻回应,随即从随身的包袱中取出纸笔,摆放整齐,准备将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如实记录。
    李承乾的思绪渐渐飘远,回想起史书上记载大业六年那段看似辉煌却暗藏危机的岁月。
    那时杨广在位,隋朝从表面上看,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象。
    隋朝都城洛阳,作为国际贸易和交流的核心之地,每日都有各国的使䭾和商人穿梭往来,热闹非凡。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同肤色丶服饰的人们汇聚於此,展现出一片繁华喧嚣的景象。
    可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诸多致命的危机。
    杨广好大喜功,对奢华的追求近乎疯狂。
    大业六年,他竟下令用昂贵的锦绸将城中的树木层层包裹起来。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那些外国使䭾和商人面前炫耀隋朝的富足,妄图以这种极度奢华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国力强盛到极致的假象,让四方来朝䭾都对隋朝产生敬畏之心,从而满足他膨胀的虚荣心。
    从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望去,确实能看到令人瞩目的繁荣。
    街道被精心修缮拓宽,地面铺设着平整的石板,道路两旁的建筑宏伟壮观,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而那锦绸裹树的奇特景观,更是为这繁华增添了一抹荒诞的色彩。
    远远看去,整个洛阳城仿若梦幻中的人间天堂,纸醉金迷,令人目眩神迷。
    可实际上,这般虚假的繁荣背後,却是百姓们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无休止的劳役之苦。
    为了满足宫廷的奢靡挥霍丶庞大工程的建设需求以及战争的巨额开支,百姓们被无情地压榨着每一分血汗。
    无数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投身於繁重的劳役之中,致使大片的农田荒芜,粮食产量锐减,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而如今,眼前吴县的景象,让李承乾彷佛看到了当年隋朝的影子,这便是他为何如此愤怒的根源。
    隋朝才灭亡没多久啊!
    那惨痛的历史教训还历历在目,百姓们刚刚从战乱和困苦中挣扎出来,难道如今的大唐也要重新走上这条覆亡之路吗?
     这一趟江南之行,李承乾看到了许多令他痛心疾首的事情。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随着工业的兴起,不少人抓住机遇,靠着工业生产和贸易发了财。
    然而,这些富起来的人却并未按照他的期望,心怀天下苍生,带领贫困的百姓共同致富。
    相反,他们自私自利,将贫苦百姓视作廉价的劳动力,肆意驱使丶压榨,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只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想到此处,李承乾的心中越发感到无力和悲哀,彷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如召,研墨,我要题诗一首。”
    李承乾打破了沉默。
    秦如召听到这话,立刻从包裹中小心翼翼地拿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