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李承乾的抉择与李世民的逍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昭陵,那是一座承载着大唐皇室尊严与情感的帝王陵寝。
    上一次李承乾来到这里,还是在长孙皇后故去之时。
    在李承乾的心中,母亲长孙皇后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他的成长岁月,而如今她安眠於昭陵,这片土地对李承乾来说便有了特殊的意义。
    也正因如此,他选择在咸阳发展,似乎这样能离母亲更近一些。
    昭陵坐落在咸阳礼泉县的九嵕(zong)山。
    这座山山势突兀,雄伟壮观,主峰高耸入云,宛如王䭾之尊。
    尤为奇妙的是,主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当你从东南方向望去,那九道山梁就像是九条巨龙,身姿矫健丶气势磅礴地拱卫着主峰,仿若天然的屏障。
    这里仿若天地造化专为帝王陵寝而设,从贞观十年开始修建,耗费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工程浩大,直至今日都尚未完全完工。
    李承乾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士兵们神情肃穆地抬着李世民的灵柩,缓缓朝着昭陵走去。
    他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哀伤与不舍,不由自主地跟在後面。
    出殡队伍庄严肃穆,士兵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沉重,彷佛每一步都敲在人们的心坎上。
    直到出殡队伍里有一位官员偶然回头,看到了李承乾。
    不禁惊问道:“你跟着去干什麽?”
    那官员声音不大,却在安静的队伍中如石投水,泛起层层涟漪。
    李承乾闻声一回头,那官员看清他的面容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腿一软,立马惶恐地跪倒在地。
    声音颤抖地高呼:“陛下!”
    随着这一声惊呼,原本安静有序的队伍出现了一阵骚动,众人这才惊讶地发现,陛下竟然不在宫里主持葬礼,而是偷偷摸摸地跟着出殡队伍来到了昭陵。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言说他的不是。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彷佛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而惊愕。
    看到士兵们听到呼喊后要放下棺椁下跪,李承乾连忙上前一步,抬手制止道:“免礼,接着抬进去!”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是!陛下!”
    士兵们齐声回应,那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接着继续抬着棺椁前行。
    李承乾缓缓扫视了一眼身後出殡的官员们,神色凝重地说道:“都平身吧,你们该干嘛干嘛,朕要去昭陵看看母后。”
    五十九岁的刘弘基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此举恐不合礼制,还望陛下三思。”
    李承乾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说罢,他便抬脚跟上棺椁,朝着昭陵内部走去。
    跪在外面的群臣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震惊和不知所措。
    尉迟敬德眉头一皱,凑近李绩,压低声音说道:“你看陛下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绩也是一脸无奈,轻声回应道:“陛下心意已决,我们能如何?只盼别出什麽乱子。”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庆幸。
    他们庆幸李世民没有跟来,要知道,上昭陵需怀着虔诚之心,不能乘坐马车,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这一路上艰辛异常,对体力要求颇高,或许这就是来的大多都是武将,而文臣都在宫里继续操办葬礼的原因吧。
    他们眼神交汇之时,却没发现李靖一直在後面静静地看着他们,那深邃的眼神中似有若有所思的神色。
    李靖暗自思忖:“陛下此举,怕是要引起风波啊。”
    随着众人进入昭陵,一盏盏长明灯被依次点亮,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原本漆黑如墨的墓室渐渐有了一丝光亮,尽管只是些许昏暗的光线,但也足以让周围的景象变得清晰起来。
    昭陵作为帝王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然而奇怪的是,它给李承乾的感觉却一点也不阴森。
    这里的墓道宽阔而漫长,犹如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
    墙壁上都绘有各种精美的壁画,那些壁画色彩斑斓,笔触细腻,彷佛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历史和皇室的荣耀故事。
    每一幅壁画都是一件艺术珍品,有人物丶有场景丶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或衣袂飘飘,或神情威严。
    场景描绘细致入微,有宫廷宴会的奢华热闹,有战场上的金戈铁马。
    李承乾看着壁画,不禁赞叹道:“此等壁画,真乃神来之笔,想必是耗费了无数工匠心血。”
    墓顶上则是栩栩如生的石雕,那些石雕的瑞兽丶祥鸟彷佛在守护着这座陵墓,它们的姿态各异,或展翅欲飞,或威风凛凛,每一处线条都彰显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李承乾跟着队伍,沿着事先做好的记号,小心翼翼地走过各种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