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谁家之天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血太极殿的朱红宫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檐角的铜铃随着微风轻晃,发出细碎的声响,诉说着这座宫殿的威严。
    阳光穿过层层云霭,洒在殿前汉白玉台阶上,却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压抑。
    文武百官早已按品阶肃立,窃窃私语在殿内此起彼伏,像是暴风雨前的低鸣。
    可这一切,随着吴王李恪身着玄色锦袍,大步踏入太极殿而停止。
    他腰间的玉佩随着步伐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与他周身散发的凛冽气势相互应和。
    那冷峻的面容,凌厉的眼神,带着昨夜未散的血腥气息,让整个太极殿的氛围瞬间凝固。
    百官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愕疑惑。
    他们实在不明白,吴王殿下,究竟是抽了什麽疯,竟然做出如此惊天动地之举。
    “吴王殿下,你可是我大唐的亲王啊,您昨夜屠杀的,可都是大唐的子民啊!”
    一位年轻的臣子出列,声音中满是痛心斥责。
    他的眼中泛起泪光,他看到了昨夜那凄惨的场景,无数百姓倒在血泊之中,哀嚎声回荡在长安街头。
    “殿下,您如此做,可有什麽一点亲王的样子啊?你又如何向陛下交代啊?”
    另一位官员紧跟其後,满脸的焦急愤怒,“这哪里是亲王,这是人屠啊!”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李恪微微眯起眼睛,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後落在那名面生的年轻官员身上。
    那官员不过三十左右,却已能在这太极殿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刻他涨红着脸,义正言辞的盯着李恪,毫不畏惧。
    “哦?你是何人啊?”
    李恪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却又让人不寒而栗。
    年轻官员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行礼道:“回禀吴王殿下,臣是乾武十二年的进士,如今就任於刑部司官。”
    他的话语清晰坚定,在这寂静的殿内格外响亮。
    “刑部司官?”李恪挑眉,语气中满是不屑,“一个区区的五品小官,也敢顶撞本王?你既然是乾武十二年的进士,那本王问你,先帝可否有恩於你?”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那年轻官员。
    年轻官员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看着李恪,沉声道:“先帝自然是有恩於我,若不是先帝除世家,开科举,哪有我等百姓之子做官的机会?”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先帝的感激,那是改变他命运的人,给予他一个能够实现抱负的机会。
    李恪冷笑一声,笑声中充满了愤怒:“既然先帝有恩於你,那为何那些人夥同那些叛民,诋毁先帝的时候,你们都和哑巴一样不敢站出来说话?”
    “是怕新帝心里不舒服?给你们小鞋穿?还是想要顺应大势?啊哈哈哈哈哈。”
    他的笑声在殿内回荡,充满了失望,“你们这些读书人,有一个算一个,皆是忘恩负义之辈。”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你们昨夜没有死,不是本王心善,而是你们没有触碰到本王的底线。”
    “先帝愿意给你们这些人脸,让你们当官,造福百姓,执行天下为公。”
    “可是,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忘记了,要是不执行天下为公,那些百姓,你们这些官员,敢如此不敬我皇家吗?”
    李恪他向前几步,声音变得高亢:“先帝乃是天子,一群市井流民,也敢当街议论天子,议论圣君,难道,本王这个吴王,是假的吗?”
    “难道本王,不能为先帝出出气吗?”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今年,他们敢议论先帝,明日,他们就敢造反,掀了这大唐的天,踩到我李家的脸上。”
    他停顿片刻,环顾四周,看着那些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的官员,眼中满是失望:“好,既然这天下为公,让你们这些人都如此松散,那依本王看,搞什麽天下为公都没什麽意思。”
    话音未落,李恪猛地抽出腰中唐刀。
    寒光闪过,唐刀出鞘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
    他手持唐刀,立於龙台之下,刀锋直指苍穹,眼神中霸气无比。
    看到李恪在太极殿上拔刀,百官们顿时惊慌失措。
    有人惊呼出声,有人下意识地後退,整个殿内一片混乱。
    这时,三朝老臣李炜站了出来,他大声斥责道:“吴王殿下,你怎麽敢在太极殿上拔刀?”
    作为李承乾的心腹,他在朝中德高望重,此刻更是为李恪的胆大妄为感到震惊。
    李恪看向李炜,微微颔首,终究还是给了这位老臣三分薄面:“先帝赐我剑履上殿,我有何不敢?”
    他双手紧握剑柄,声音响亮,“今天,本王就看看,谁敢说本王杀的不对?”
    “本王也不和你们搞什麽天下为公。”
    “本王要你们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看。”
    “看看今日之长安,今日之大唐,到底是谁家之天下?”
    他的话语在殿内久久回荡,激起千层浪。
    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却也让那手中的唐刀更加冰冷丶更加刺眼。
    太极殿外,风起云涌。
    远处的长安城似乎还沉浸在昨夜的恐惧之中,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紧闭。
    此时,一位御史大夫壮着胆子出列,他手持笏板,声音虽有些颤抖,但仍努力保持着威严:“吴王殿下,您此举虽出於对先帝的忠心,但草芥人命终究是大错。”
    “大唐律法森严,岂容如此肆意妄为?”
    “若人人都效仿殿下,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还望殿下放下屠刀,向陛下请罪,也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李恪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律法?律法是用来约束谁的?”
    “那些叛民诋毁先帝的时候,律法何在?你们这些人平时满口仁义道德丶律法纲常,关键时刻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如今倒来教训本王了?”
    “殿下,您这是强词夺理!”
    另一位谏议大夫忍不住说道,“先帝以仁治国,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您如此屠杀,只会让百姓心生怨恨,动摇大唐根基啊!”
    “哈哈哈哈!”李恪仰头大笑,笑声中充满了不屑,“根基?若没有皇家的威严,这根基不过是一盘散沙。”
    “本王就是要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知道,冒犯皇家的下场!”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跑入殿内,大声禀报:“陛下驾到!”
    瞬间,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李恪握着唐刀的手紧了紧,眼还是将刀插回了刀鞘之中。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