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知道,星联之所以能够在技术领域快速崛起,背后离不开这套强大的创新文化与激励机制。
他还深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企业文化,星联才能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驶向更加广阔的航程。
通过这种文化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双管齐下,李凡相信,星联的创新引擎,将继续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在2000年这一年,李凡在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深刻意识到,虽然星联集团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要真正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必须打破地域的局限,跨越文化和技术的障碍,向世界发出声音。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李凡决定加强与全球科技巨头的交流与合作,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合作机会,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同时也展示星联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文化魅力。
李凡一直认为,站在全球科技发展前沿的企业,不仅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更能通过与国际大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公司注入新的灵感和动力。
2000年,随着东大逐渐加大对外开放,全球科技圈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李凡决定利用这一契机,建立起星联与全球科技巨头之间的联系。
而想要引起全球科技巨头的高度重视,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在合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独特性。
李凡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通过几条路径,来推动这一全球交流战略:
第一,提升星联在全球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他计划通过一系列高水平的技术交流会议、国际展览以及跨国合作项目,增加星联在国际上的曝光度。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
李凡清楚,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不仅能获得国际话语权,还能为公司在未来的技术应用上占据先机。
第三,建立全球合作平台。
他计划继续与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持续深化,依托强大的技术背景,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2000年的夏天,李凡迎来了第一个挑战。
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全球信息技术创新论坛”即将在美国硅谷举行。
这个论坛,汇聚了全球顶级的科技公司,参会者包括微软、IBM、英特尔、惠普、谷歌(此时尚未上市,但以研究为主)等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
对于李凡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星联技术实力的机会,更是一个了解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拓展合作关系的平台。
李凡决定亲自参加这次会议,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趋势,并与国际巨头展开深度对话。
经过一番准备,李凡带着星联的最新技术成果,和一份详尽的公司发展规划,参加了这次论坛。
在论坛的第一天,李凡就碰上了他的一个“旧识”——英特尔公司的一位高管,马克·约翰逊。
马克曾经是李凡在早期研发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顾问,在与李凡的合作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技术认同感。
马克看到李凡的到来,立刻走过来和他握手,双方寒暄几句后,李凡直接开门见山,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加深与英特尔的技术合作。
“李凡,很高兴再次见到你。”马克笑着说道。
“你们星联最近的进展让我很惊讶,尤其是你们的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真的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听说你们打算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
“是的,我们正在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高端的技术领域,同时也在寻求全球科技巨头的合作。”李凡语气坚定地说道。
“星联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我们希望能在未来的几年中,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重要一员。”
马克略带兴趣地看着李凡,接着问道:“那你们有没有考虑与英特尔在研发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我们在微处理器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如果能够和你们的通讯技术结合,或许能够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李凡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他当即回应道:“我们非常乐意与英特尔合作,尤其是在通讯技术与计算处理技术的结合上。”
“星联在通讯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研发成果,如果能与贵公司的处理器技术结合,或许可以开发出更加先进的通信系统,甚至推动智能硬件领域的革命。”
马克思考了一下,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兴奋:“我会向总部汇报这个提议,我们可以安排一次高层会谈,进一步探讨合作的具体事宜。”
这次与英特尔高管的会面,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