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联盟共建(13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番话让不少中小企业代表眼前一亮。
    他们开始意识到,联盟并非是为了压制,而是提供更多可能性。
    -----------------
    最具争议的环节,无疑是市场划分。
    为了让讨论更加直观,李凡展示了一张东大新能源资源分布地图,并将各企业现有的市场区域一一标出。
    “根据现有数据,”李凡指着地图说道。
    “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风能资源集中,适合大规模风电场的建设。”
    “而华南、西南地区,则更适合分布式太阳能项目。”
    “我们初步建议,结合每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区域优势,制定市场分布。”
    这一提议,立即引发了不同意见。
    “风电场是核心市场,不能只考虑技术。”恒宇能源的赵明海开口了。
    “我们资金充足,资源丰富,完全可以在东北区域增加投资。为什么要限制我们的发展?”
    “赵董,资金是重要因素,但技术和效率同样关键。”李凡微微一笑。
    “如果您愿意在联盟内,共享部分风电场的容量,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让恒宇在东北增加开发比例。”
    “技术共享不是问题,但资源不能被随意分走。”赵明海明显还在坚持。
    “资源共享是为了长期利益。”李凡语气坚定。
    “试想,如果整个市场失衡,大家最后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联盟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局面。”
    最终,在多次激烈讨论后,各方达成了初步的市场划分框架:
    东北地区:以风电场为主,由恒宇能源和星联能源联合开发。
    西北地区:以风电场为主,由星联能源主导;同时星联能源需要加速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并共享给联盟,并在西北地区进行测试和推广应用。
    华北地区:风电与太阳能并行,开放部分市场给中小企业。
    华南与西南地区: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为主,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同时由华能集团主导部分大型项目。
    -----------------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和妥协,会议进入了最关键的签约环节。
    一份厚厚的《新能源行业联盟协议书》被摆在桌上,文件明确规定了联盟的组织架构、技术标准制定机制,以及市场划分的初步框架。
    李凡率先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是恒宇能源、华能集团等主要企业的高管。
    小型企业的代表们也陆续签字。
    尽管他们心中仍有些忐忑,但对未来的期待,让他们选择了相信。
    “恭喜各位,我们共同开启了新能源行业的新篇章。”
    李凡站起身,举起酒杯,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联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的竞争,将更加精彩。”
    -----------------
    联盟的成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李凡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当晚,他和方东河一起走出会议室,迎着寒风站在辽北的风电机组下。
    “李总,联盟是成了,但您觉得,这些企业真能心甘情愿合作吗?”方东河问道。
    “合作和竞争,本就是一对老冤家。”李凡低声笑道。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让规则更加清晰,利益分配更加透明。”
    “但最终,真正的竞争力,还是技术和效率。”
    风车在寒风中缓缓转动,似乎在昭示着未来的动荡与可能性。
    李凡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已然勾勒出下一步的蓝图:如何让联盟从一个松散的合作体,进化为真正能够掌控市场秩序的核心力量。
    这一切,不过才刚刚开始。
    -----------------
    辽北县的“绿色能源村”项目,及新能源行业联盟成立的消息,不仅震动了国内,也迅速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几大新能源巨头,如埃尔科能源(欧洲的风电霸主)、环保动力集团(美国清洁能源先锋),和日益崛起的日本风神能源公司等。
    都纷纷开始对东大新能源行业的新秩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开始。
    星联能源,作为联盟的牵头企业,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李总,我们刚收到消息,埃尔科能源的CEO给您发了一封邮件,邀请我们参加下个月在柏林举办的全球新能源论坛。”助理将邮件递给李凡,表情复杂。
    “哦?”李凡笑了笑,“他们是想邀请我们喝茶,还是想看看我们,能不能吃下这顿饭?”
    “估计是试探居多。”助理小心地回答,“他们最近和国内一些企业接触频繁,可能在计划削弱我们的联盟。”
    “很好。”李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