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规则制定者。”
寒风呼啸,风车的转动,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风云变幻。
一场更大的博弈,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
从柏林论坛归来,李凡带着一股“斗智斗勇”的疲惫感,站在辽北县的“绿色能源村”项目现场。
冬日的寒风,让空气显得更加清冽,远处的风车旋转着,仿佛在提醒他:国内的联盟刚刚稳定,国际市场的争夺,还需慢慢筹划。
“李总,这次柏林论坛的效果不错,国际合作的意向多了好几单。”方东河走过来,递给李凡一份数据报告。
李凡接过报告,翻了两页。
点头道:“国际化的路我们已经启程,但根基还是国内的联盟。”
“如果这个联盟,只是松散的拼盘,那我们迟早会被拖累。”
方东河一愣:“难道联盟还需要再优化?”
“不仅是优化,还要让规则更稳,让竞争更良性。”李凡眼中透出一抹坚毅。
“国内市场的蛋糕足够大,但谁能分到更多,得看本事,而不是靠资源浪费或者恶性内耗。”
-----------------
回到深市总部后,李凡召集联盟理事会,召开了年度例会。
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落实联盟的良性竞争机制。
确保联盟内的企业,能够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环境中稳步发展。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怎么抢市场。”李凡开场直击主题。
“而是如何让每家企业在市场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议题一:行业技术竞争标准】
星联能源提出一项建议,将联盟内部的技术竞争,纳入规范化管理。
所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通过联盟的共享平台展示。
由“技术委员会”评估其商业化潜力,分配市场奖励。
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展机会。
但必须向联盟共享部分非核心技术,避免技术垄断。
【议题二:市场动态调整机制】
针对初期市场划分,可能带来的僵化问题,李凡提出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企业的市场表现、技术贡献、社会影响力等指标重新评估市场份额。
确保优秀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暂时落后的企业,也有动力提升自己。
【议题三:联盟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避免“大企业吃小企业”的现象,李凡提议成立联盟监督委员会。
委员会由“中小企业的代表”和“第三方机构”组成,专门负责监督市场划分和技术共享的执行情况。
监督委员会,拥有独立的裁定权,确保联盟的规则公平透明。
会议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期间不乏激烈的争论。
一些大型企业,对技术共享和动态调整机制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削弱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中小企业,则普遍支持这一提案,希望通过更公平的规则,参与市场竞争。
最终,经过反复博弈,各方勉强达成了一致,联盟内部竞争规则正式确定。
-----------------
尽管规则已定,但执行的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
恒宇能源在东北的风电项目规模较大,但技术指标却屡屡达不到联盟的标准。
为了不被市场划分机制削减份额,他们试图通过与地方政府直接合作,绕过联盟的技术评估体系。
李凡得知后,果断派出联盟技术委员会的人到项目现场核查,并在联盟内,通报了恒宇能源的违规行为。
“规则是用来约束大家的,但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那还要联盟干什么?”李凡在内部会议上强硬表态。
“既然恒宇能源想挑战规则,那就别怪我们削减他们的市场份额。”
这次行动,迅速震慑了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企业,联盟的权威性进一步巩固。
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开始以“联合体”的形式参与资源竞标。
这种合作方式,显然是对联盟规则的合理利用。
但也引发了部分大型企业的不满,认为中小企业联合后,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市场份额。
李凡对此表示支持:“这是规则允许的合作方式,只要不触碰底线,联盟欢迎任何形式的创新竞争。”
-----------------
随着规则的逐步落实,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技术驱动的竞争】
由于技术创新,成为了市场扩展的核心指标,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星联能源的储能技术,通过联盟平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