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通过调动患者的免疫系统,让它识别并消灭癌细胞。”
“三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有意思。”江子胜点点头,“也就是说,精准医疗的突破,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是治疗理念上的一次大进步。”
“没错。”李凡接着补充道,“基因组学为我们提供了癌症的‘地图’,而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则是我们行进在这张地图上的‘指南针’。”
丁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法,会不会太过昂贵?毕竟基因测序本身就是高成本的技术。”
李凡深深看了她一眼,语气缓慢却坚定:“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推动产业化,推动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
“你记得我们最初启动星联时,所有人都觉得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科技落地到市场上。但我们做到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合作、数据积累和规模效应,尽可能地将这项技术的成本降低。”
丁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你的意思是,虽然目前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普及,成本会逐步下降。对吧?”
李凡微微一笑,“正是如此。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突破,我们不仅能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进展,更能够将其应用到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
“遗传性疾病?”江子胜一愣,“你是说,比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这些疾病?”
“没错。”李凡点点头,“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通过基因编辑或基因治疗,我们可以针对性地修复这些缺陷基因,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
丁玉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就像是破解了人类遗传密码的钥匙!如果基因治疗成功,那么不仅仅是癌症,甚至一些长期无法治愈的遗传病,都能得到治疗。”
“确切地说,这不仅仅是治愈,”李凡的语气越来越坚定,“这是一场‘生命的重生’。”
“通过基因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甚至可能消除一些先天性疾病的风险。”
“这个思路真是革命性的。”江子胜颔首,“不过,李总,你有没有想过,这项技术普及后的潜在风险?”
李凡听到这里,顿了顿,转过身来,目光深邃地看着江子胜。
“风险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在基因编辑方面。我们必须非常谨慎,确保技术的安全性。”
“特别是在涉及人类胚胎和基因突变修复的领域,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技术的可行性,就一味地推进。”
“明白。”江子胜点了点头,“但我想,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一定会有更严格的规范和监管,来保证这些技术的安全性。”
“没错,正如我们当初做通信行业时的决策一样,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监管的支持和引导。”李凡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精准医疗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为了治疗疾病,更是为了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随着讨论的深入,话题逐渐转向了遗传性疾病的应用领域。
李凡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医学的期待,也包含着他对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
虽然精准医疗最初被许多人看作是治疗癌症的“未来药方”,但他早已意识到,基因组学技术的真正潜力,远不止如此。
“像地中海贫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些遗传性疾病,原本几乎是无法治疗的。”李凡继续说道。
“但如今,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能够精确地定位到这些疾病的致病基因。”
“通过基因治疗,我们有可能在患者出生之前,就通过基因筛查和编辑,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上帝视角’。”丁玉笑了笑,“通过基因测序,我们可以早早预测并且规避这些疾病的发生。”
“当然,基因编辑也不能作为万能的‘救命稻草’。”李凡笑着摇头。
“我们要做到的是,在不侵犯人类基本伦理的前提下,为那些有遗传病风险的人群,提供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案。”
江子胜则沉思着补充道:“你说的对。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中筛选出一些有潜力的人群,通过精密的治疗和护理,延缓他们患病的进程。”
李凡点了点头。
“这就是精准医疗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让全社会的生命质量得到提升。”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星联医疗逐步走向了市场的最前沿,然而,技术的突破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
基因测序技术和精准医疗治疗方案的研发,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克服市场接受度、政策法规等多重挑战。
“李凡,技术看起来很有前景,但我们如何突破高成本这一难题呢?”周汉祥一直是最为实际的那位,他在市场推广方面有着独到的眼